9所校园美感改造大变身!舞台+移动式全黑板墙打造「未来教室」

新北港国小改造案例:一整面黑板墙,让孩子有更多发挥想像力空间。(图/台湾创意设计中心

记者林育绫/综合报导

教育委托台湾创意设计中心执行「学美‧美学校园美感设计实践计划」,历经10个月努力,成功为全台9所学校进行美感变身工程!今(16)日起于松山文创园区举行成果分享会,而改造内容相当多元,有教室司令台川堂中廊垃圾资源回收站师生餐厅、指标系统、电缆线管线整理等。

「校园美感设计实践计划」以全国公私立高级中等学校及国民中小学为对象,透过公开征件,由学校自行提出校园改造需求的提案申请。今年首度办理即有来自北、中、南、东部及外岛共172所学校申请,经过评审团队两阶段评选及实地考察后,选出9所学校成为合作对象。而在设计团队的征选上,则有来自各领域的25间设计公司提出34案参加,最后由7个设计团队雀屏中选并进行各校的美学改造专案

专案的目标除了校园美感改造外,更希望从根本解决校园环境问题,并且开创新的教育思维与解决方法。例如新北市北港国小的教室,当初建造时在每间设有一个内嵌式的独特空间,被用来存放教具,但刘国华校长表示,在教学电子化的现在,准备室已不合时宜。设计团队共序工事洪浩钧主持设计师,便将这个空间改造成「舞台」,并结合教室前、后设置的「全黑板墙」及「移动柜体」,打造出可因应课程内容进行多元变化的「未来教室」。

苗栗丰林国小改造后的中廊,是孩子们玩耍的地方也是舞台。(图/台湾创意设计中心)

另外像大同高中作为屏东历史悠久、规模最大的完全中学,面临走廊上堆放资源回收桶、外扫区扫具的凌乱状况,不但造成视觉不良的冲击,在环境卫生上同样令人头痛,因此设计团队唐草设计杜文杰总经理带领下,从使用者行为、设计服务、减法设计着手,将资源回收桶以模组化的方式重新设计,不但外观美化,更在功能上引导师生更精准正确地作好垃圾分类并便于清运

而外扫区扫具的部份,则另外配合校园景观设置储放点,并结合休憩功能,让同学不但不用带着扫具横跨大半个校园,还在扫具储放点增加休憩座椅,让它们自然融入校园与生活。大同高中的王郁菁校长表示,透过资源回收桶的重新设计,除了让校园环境美观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朝垃圾减量、减塑生活的目标努力。

▲台南新东国小改造案例:设计师说,想让同学吃午餐,感觉天天都是在吃buffet。(图/台湾创意设计中心)

在此次改造的学校中,新北市沙仑国小是一个相当特别的案例,高炯琪校长表示,沙仑明年建校百年,校园中的电缆线、电线…等管线布满了学校的角落,是几十年来各项工程的「产物」,相当不好看。在东日兴业的努力下,先检测管线功能、拿掉已经没有功能的管线后,再将剩余的管线并同日后可能新增的内容一起整理,并以各色套环加以识别,以利后续维护。高校长认为,这是许多历史悠久的学校都会面临的校园问题,沙仑国小的经验相当值得大家参考学习。

云林县山峰华德福国小黄锡培校长分享,现代的师生关系很亲近,所以想改造象征威严的「司令台」,透过无有设计张智舜总监的创意,以大冠鹫为意象,将司令台转化为供师生户外上课、休憩、甚至攀岩运动的半室外场域增加师生活动的空间。

而面对同样有半室外场域需求的苗栗县丰林国小,设计团队创客吧则将学校跑道延伸到学校的中廊,结合布告栏的展示功能,打造出无论什么天,孩子们都能在这里游戏、运动、说笑、带导读的多功能空间。

▲教育部委托台湾创意设计中心执行「学美‧美学—校园美感设计实践计划」,教育部范巽绿次长(后排左7)、教育部师资艺教司郑渊全司长(后排左6)、台创中心张基义董事长(后排左8)与各校代表及设计师合影。(图/台湾创意设计中心)

台湾创意设计中心即将在明年上半年升格为「台湾设计研究院」,其中推动公共服务创新将是重点目标与工作项目之一。今年的「学美‧美学-校园美感设计实践计划」专案,就是一个重要的前导示范,将设计专业导入校园,从行为、环境等各方面进行更整体性的设计思考,帮助学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甚至是预防问题,也让美学教育从校园环境的基础开始,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良好的环境与行为,才能扩展到自身与家庭,形成全民美学运动,进而带动国家社会全方位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