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历程 制度走钟沦军备竞赛

台湾大学社会系「作伙学」团队协助教育部,于2020年和2021年搜集高中端及大学端的意见,并提供「课程学习成果呈现建议」手册。(本报资料照片)

教育部108学年起开始推动学习历程档案,原本是要让学生记录高中生活及学习状况,他们高三时也可拿这些资料来参加大学申请入学。但观察实际执行状况,此制度的发展「愈来愈走钟」,学档变成升学的重要工具,有没有如实记录高中学习变成次要。教育部有必要进行检讨,扭转这种局面。

对台湾学生来说,最大的压力来自升学,在这个紧箍咒下,他们无法单纯地享受学习。当初教育部推动学档制度时,是要让学生记录高中学习状况,但考虑到如果让他们自主决定要不要做学档,最后参与状况可能不踊跃,因此就将它与升学绑在一起,要求每个高中生都得做。

但当学档制度和升学绑在一起时,它就开始「走钟」,多数学生放进学档的东西,不再是真实记录自己高中生活及学习状况的内容,而是要跟升学有关。学档中有一项是「多元表现」,可以列入竞赛、证照及社团等表现的资料,这对偏乡弱势生不利。学生如果要进好大学,学档内容也要要拚一下,最后就是沦为「军备竞赛」。

学档制度还有一项漏洞,那就是让兴趣或性向有所变动的学生在升学上无所适从。

学档资料是从高一就要上传,但学生若高三突然转变兴趣,那原本高一、高二上传的那些资料就难以帮助他们升学,他们被迫做选择,之后可能影响整个生涯。

学档制度进入第5年,已逐渐偏离预期航道,教育部应该重新检讨,让这个制度更周全。而事实上,台湾的教育总是让学生为了升学而去学习,搞到大家都很累。未来教育部若要修正学档制度,应该换个思维,让学生学习不要总是充满目的性,而是可以单纯地享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