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吁透过限缩奖励 防建商观望
「永和区中信段都更案」延宕13年,居民质疑建商遭到掏空,已无能力执行都更,参与居民过半数连署撤案。(黄敬文摄)
部分都更计划难以推动,居民、建商、政府三方同床异梦,各自盘算造成协商陷入僵局,新北市城乡发展局坦言,除了地主整合不易,有些建商态度消极、被动也是原因之一。淡江大学建筑系教授郑晃二则认为,透过减少与压缩奖励当做督促工具,有望避免相关单位为争取更多奖励,造成都更审议拖延。
对于部分都更案审议时间较长,城乡局解释,大多数原因是实施者送件时范围不完整,导致在审议过程中持续整合、调整更新单元范围,连带容积率须重算,让审议过程再度重新来过,拖慢都更进度。
城乡局透露,有些实施建商、整合单位在推动都更上积极度差、态度被动,再加上且战且走的想法,不仅使案件不稳定,同时也让居民心生不满,导致陈情激增,结果搞得整场审查会议都在解决陈情问题,无法进入实质审查。
城乡局强调,有别于过去采取积极辅导态度,今年特别要求实施者在规定时间内,就要完成一定程序,借此「淘汰劣币,让良币有机会进场」,未来优先处理10年以上的都更案,5至10年的都更案则加强观察。
郑晃二指出,都更案延宕原因很多,像整合问题、时机不好建商撑不下去、等待最好时机才要续办等,但像是地主组成单纯、危老建筑等就会相对快速;若要解决延宕,可利用减少与压缩奖励当做督促工具,若不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就会「少给」而非「再多给」奖励,避免因为地主与事业单位为了争取满额奖励,花时间在争取奖励的送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