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住家附近餐飲攸關兒童肥胖 滷味是隱藏地雷

情境示意图。图/Ingimage

成大测量及空间资讯学系学生许家玮、林祐如研究发现,国小低年级孩童肥胖情况与住家方圆200公尺内咸酥鸡摊等台式美食分布正相关,手摇店影响不显著,卤味则是隐藏地雷。

这项研究由正在成功大学就读测量及空间资讯学系的博士生许家玮、硕士生林祐如,在该系副教授吴治达指导下,于2名学生就读大学期间进行,并在今年6月获刊登于国内期刊「人口学刊」。

其他合作学者还有林口长庚医院儿童过敏气喘风湿科主治医师姚宗杰,国家卫生研究院群体健康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蔡慧如和助理陈穆贞等。

团队接受中央社记者专访说明,研究奠基于林口长庚医院儿童医学中心LIGHTS儿童世代健康资料库资料,分析1383名居住于新北、台北、桃园地区,年龄约6到7岁孩童(男童776人、女童607人)资料。

研究团队利用孩童住家点位资料,画出国小低年级学童步行可达的200公尺范围,并以Google地图找出区域内480家咸酥鸡店、439家卤味店、529家手摇饮店等台湾特色美食,将其分布与孩童肥胖情况相对照。

肥胖较常见以腰围、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肪率等作为指标,这项研究则以孩童体内瘦素浓度为主要指标。林祐如说明,先前研究指出,体内「瘦素」浓度与肥胖情况正相关,且是较先进的指标。

这项研究先将已知会影响肥胖的因子,如性别、家长教育程度、外食频率、活动频率、睡眠时间等,进行统计校正。但是,研究本身并未厘清这些食物是由儿童、家长或其他人来购买或提供。

结果发现,台湾特色餐饮分布与国小学童肥胖具正相关;其中手摇店虽有正相关,但统计结果不显著,卤味店的影响,则连研究团队都感到惊讶。

对于卤味店,许家玮说,推测可能是因为相较于有「吃了会胖」印象的盐酥鸡,民众常觉得卤味「没什么」,家长也比较不会特别管控,所以在晚餐、消夜更偏好选卤味,但其实卤味钠含量高,又多高热量、高淀粉食物,反而成为隐藏地雷。

对于这项研究,吴治达指出,LIGHTS儿童世代健康资料库,并非以儿童肥胖为主要探讨标的进行建置,而是针对过敏等情况为主要研究目标在搜集资料,因此其内国小低年级学童肥胖情况较不明显;若改以肥胖族群为主要资料搜集目标,后续分析可能会看到更显著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