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电城翻身 打造原民文创馆

花莲阳光电城」曾是经济部能源局补助设置太阳光电示范区,但因发电量等效益远不如预期且维护管理费用高,最后沦为蚊子馆。 (读者提供/王志伟花莲传真)

经济部能源局、营建署10年前在花莲市六期重划区启用的「花莲阳光电城」绿能计划,因发电经济效益不如预期,480坪建物沦为上亿蚊子馆,建物墙面地板屡遭人随意涂鸦,如同「鬼画符」。花莲县政府原民处长陈建村16日表示,和中央确认建物可「解封」,将争取花东基金4000万元,活化利用打造原住民族文化产业据点,预计暑假动工

设备老旧如同荒废

能源议题近来备受关注,「花莲洄澜之心阳光电城」是前花莲县长谢深山重要大型开发计划,号称花莲绿能产业迈向新里程碑,当时由经济部能源局、营建署及县府斥资4亿元建造,主体空间2009年启用,现场架设逾1000片太阳能板,估每年可产出20万度电,不料经济效益不彰,阳光电城外貌被讥为「铁工厂」,近年发电设备老旧,发电功能大降,如同荒废。

盼吸引艺术家进驻

直到2017年,阳光电城附近的东大门夜市开幕,加上有社团借用进驻管理,县府举办花彩活动,试图拉升人气,同时也宣布将改造建物活化再利用,让原住民文创进驻。不过,平日仍因缺乏专人管理,不仅有游民入住,上周还遭人恶意破坏、涂鸦。

陈建村指出,阳光电城土地、建物产权均属县府,当年因「洄澜之星」计划由中央补助,主结构、太阳能板等相关设施,在一定期限内不得拆除,如今经讨论决定改造成县内首座原住民文创产业聚落,整修改建融入原民特色,提高文创能见度

他说,阳光电城约有480坪容积建物,已向花东基金争取4000万元经费,预计今年暑假动工,1年后完工启用,未来3层楼高的室内空间,将由符合原住民相关产业进驻,包括原民生活美学教室驻村艺术家空间及手作中心设施,盼吸引艺术创作人才返乡,也让园区内自主形成设计社群,成为东台湾首屈一指的原民文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