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不正藏口腔危机 3大高风险族群要当心

牙医师伍从心(左)8日表示,咬合不正有轻重之分,骨性暴牙、戽斗等严重咬合不正,需要开刀等方式治疗,轻微咬合不正可利用传统或隐形牙套等方式矫正,爱磨牙、单侧咀嚼、爱吃坚硬食物者要当心。(图/ 中央社)

多数人听到「咬合不正」常不以为意,牙医师提醒,咬合不正恐导致蛀牙或牙崩等问题,尤其爱磨牙、单侧咀嚼、爱吃坚硬食物的民众更是咬合不正高风险族群,建议改掉不良习惯。

近年口腔卫生、牙齿美观逐渐受到重视,开业牙医师伍从心今天接受中央社记者访问时表示,新加坡一项3万多人的调查发现,多达45%民众之所以想矫正牙齿,主因都在于「轻微咬合不正」,另外像是齿列不整或拥挤、牙缝等问题也是常见的矫正原因。

听到咬合不正,多数人可能不以为意,却忽略长久下来恐拖出大问题,她解释,咬合不正也有轻重之分,骨性暴牙、戽斗等都属于严重的咬合不正,需要开刀进行正腭手术或是以传统矫正搭配拔牙等方式,让牙齿回到正规的咬合。

至于轻微咬合不正,除了与先天牙齿生长排列有关,生活中的磨牙习惯或是不正确的治疗、缺牙等也是重要因素。

伍从心说,咬合不正的民众吃东西时,经常会发现某一边的牙齿特别「好咬」,渐渐习惯只用一边咀嚼,单侧腭骨长期承受所有的咬合力道,可能导致牙崩问题,如同时有牙齿拥挤问题者,也可能因为刷不到死角而蛀牙。

伍从心指出,过去尽管很多人自知咬合不正,却对于传统矫正方式感到畏惧,除了看起来宛如多了一副「钢牙」,既容易刮嘴,清洁也不易,每重新拉一次线就会痛上好几天,对于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

她表示,面对轻微的咬合不正,其实只需进行为期3到9个月的微矫正,也能处理轻微齿列不整、拥挤及牙缝问题,近年因隐形矫正普及,民众对于牙齿矫正的接受度提高,不但能线上评估,也可以利用电脑程式针对咬合轻重进行微调。

咬合怎样才算是「不正」,民众可以一个简单的方式自我检测。伍从心说,从医学观点来看,前牙主要用来切断食物,再交给后牙磨碎,为了避免牙齿过度磨损,牙齿在生长上天生就有保护机制,当前牙在切断时,后牙不会摩擦,而后牙在磨碎食物时,前牙也不会碰撞或摩擦。

伍从心说,如果民众发现使用前牙时,后牙同时会摩擦,或是使用后牙磨碎食物时,前牙同时在摩擦,就要特别注意是否有咬合不正问题。

她也提醒,有磨牙、单侧咀嚼习惯者以及爱啃瓜子、螃蟹等坚硬食物的民众,都是容易磨损牙齿的族群,一旦发现吃东西时经常咬到嘴巴,或是哪边特别好咬食物、哪边特别咬不断食物,当心是咬合不正警讯,建议寻求医师协助。(编辑:管中维)11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