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上野下】包子逸/現代主義風格大象溜滑梯

图/包子逸

古时候……不,小时候,许多人应该或多或少都有滑过大象溜滑梯的印象。

台湾国小校园曾经有一段时期不知道为何热爱大象溜滑梯,如果学者愿意对儿童游乐器材做编年史的话,史称「大象溜滑梯盛世」。

身为一个从小混动物园长大的孩子,我认为这些大象溜滑梯看起来非常像林旺爷爷的远房亲戚,只不过水泥大象显然被寄予了更高大的期望,比如某种宏伟的教育意义,而不能只是玩乐的道具;大部分的象背上皆郑重刺上砥砺国家幼苗的标语,比如「明是非辨善恶」、「自强不息」、「敬业乐群」,甚至「健身强国」,想必国小生对这些字都视而不见。

在Google地图问世后,擅长闲晃的我多了一些新的乐趣,来到客家村的时候,本人率先搜寻的地图关键字不是水晶饺或粄条,而是「伯公」(土地公);来到集集线周边(南投、彰化)或偏乡小镇,率先搜寻的关键字改为「大象溜滑梯」。这些不起眼的小伯公庙或大象溜滑梯永远比自己想像得更多,串联拜访这些地方吉祥物的途中,我总能看见更多溢出常规旅游路线的好风景。

有一天我在某间东部的小学校里碰到了一只长得不太合群的大象溜滑梯,牠跳脱了写实风格,于是显得有些高冷,但也不那么爱说教。雷内‧马格利特如果看到了,会告诉你这是形象的叛逆。

大象溜滑梯蔚为经典,但是小孩与水泥会老,经典注定是要翻陈出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