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20%涨停 充电桩第一股今天“特来电”

特锐德作为“充电桩第一股”,今日股价“特来电”。

6月21日股价走势

这源于特锐德昨晚的公告,子公司特来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特来电”)拟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进普洛斯国家电投、三峡集团战略投资者。本次增发股份价格14.60元/股,增资金额合计约3亿元。

特来电是特锐德在充电桩业务上的主要运营主体,而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正被各路资本追逐。其中,亿纬锂能作为电池巨头,此次也参与了特来电增资扩股。

知名机构云集特来电

特来电本次增资扩股引进的战略投资者共计10家,分别为普洛斯、国家电投、三峡集团、智慧互联产业基金、亿纬锂能、华通集团、广东德载厚启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德载厚资本”)、深圳市猛犸未来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泽羽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路通(北京)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其中,国家电投的投资实施主体为中俄能源合作股权投资基金(青岛)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中俄能源基金”),这是由国家电投联合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青岛市政府引导基金、胶州市政府引导基金及青岛当地国有企业,于2020年9月在青岛上合示范区注册成立。基金规划总规模100亿元,首期注册规模30亿元,存续期8年,主要投资于新能源领域

特锐德介绍,中俄能源基金拥有丰富的新能源行业资源、央企合作资源、资本市场资源、地方政府合作资源等,能为被投资企业提供资本、市场等多方面投后赋能。

华通集团的投资实施主体青岛华资盛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背后可追溯至青岛市国资委。

来源:天眼

特来电被各路机构追捧已非首次。今年初,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铁路发展基金有限公司等国内外战略投资者,通过其投资工具公司入股特来电。

完成最新一次的增资扩股后,特来电的投后估值约136亿元,其股东数量达26名,知名投资机构云集。

充电桩运营数量及充电量均为全国第一

除了分拆上市的预期,特来电增资扩股被各路明星机构追逐,还源于其在充电桩领域的强势地位。

特来电是特锐德充电桩业务的主要运营主体,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的建设、运营及互联网的增值服务。特锐德在2020年年报中提及,充电桩运营数量及充电量均为全国第一,注册用户数量实现快速增长。

截至2020年末,特来电全国范围内累计成立子公司127家、项目落地城市343个,上线运营公共充电桩20.7万个,累计充电量达到65亿度,注册用户超过380万。光大证券发布研报称,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2020年末公共桩保有量80.7万个,据此计算公司公共充电桩保有量的市占率约26%。

目前,特来电在北京、重庆、成都等城市实现市场占有率第一,产业链合作方包括国网电动汽车大众汽车、宝马、北汽新能源、长安汽车、吉利集团、东风电动汽车等车企,以及滴滴出行、中电投等生态合作伙伴。此外,特来电还与华为达成全面合作,共同打造智能充电网络。

不过,特来电在2019年、2020年仍处于亏损状态。

锂电池企业大举向上下游扩张

除了上述知名投资机构,亿纬锂能此次也参与了特来电的增资扩股,其表示,“看好新能源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前景,有利于增加公司投资收益,对公司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布局有着积极意义。”

亿纬锂能是锂电池巨头,位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中游。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吴辉认为,“此次亿纬锂能入股特来电,应该是为了抢占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为其电池在后期的充换储一体化过程中开拓更多的市场应用。毕竟未来充换储一体化过程中,充电运营企业将是重要的参与者。”

除了向下游扩张,比亚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动力电池巨头为保证未来动力储能电池产能正常释放,正大举向上游“补链”。

仅以亿纬锂能为例,今年初至今在三元正极材料方面,亿纬锂能全资子公司亿纬亚洲拟与贝特瑞、SKI设立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的年产量以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为准、最大5万吨为标准进行设计及建设。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方面,亿纬锂能与德方纳米签署《合资经营协议》,双方以共同投资的方式设立合资公司,专注于生产低成本优质的磷酸铁锂,并优先向亿纬锂能及其子公司供应,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为20亿元,年产能10万吨。

前驱体和钴资源方面,亿纬锂能斥资18亿元参与华友业定增,旨在提前锁定华友钴业高镍型三元前驱体材料及其原材料和钴资源的稳定供应。

此外,亿纬亚洲还与永瑞控股有限公司、Glaucous International Pte.Ltd、华友国际钴业(香港)有限公司、LINDO INVESTMENT PTE.LTD.签订《合资协议》,各方同意在印度尼西亚哈马黑拉岛Weda Bay工业园区建设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并在印尼组建合资公司实施该项目。项目设计规模为年产约12万吨镍金属量的产品和约1.5万吨钴金属量的产品。

“锂电池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要么横向扩大规模,要么产业链纵向发展。”吴辉认为,目前来看,锂电池企业往产业链上游布局,主要是为了控制原材料资源,保障原料供应,降低采购成本;往下游扩张是为了绑定客户延伸产业链,做大产值。

编辑: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