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版清明上河图 重现百年前生活

宜兰版清明上河图坐落在宜兰河庆桥下南岸边坡陶雕壁画由6510片陶板组成,宜兰县林姿妙与宜兰高中美术班学生一起为壁画嵌入琉璃珠。(李忠一摄)

宜兰版清明上河图坐落在宜兰河庆和桥下南岸边坡,陶雕壁画由6510片陶板组成,宜兰县长林姿妙(右一)与宜兰高中美术班学生一起为壁画嵌入琉璃珠。(李忠一摄)

宜兰河被称作宜兰的「母亲之河」,宜兰的发展与宜兰河息息相关,宜兰县政府中央争取经费办理「宜兰河水岸慢行道及水域活动环境改善工程」,其中一项子计划是在宜兰河畔完成一幅陶雕壁画,历时1年,21日这幅宜兰版清明上河图亮相

宜兰版清明上河图宽6公尺,长30公尺,由6510片陶板组合而成,是县府与彰化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陈世强合作,斥资500万元,因每片陶板都须历经20道工序,历时1年才完成。

坐落在宜兰河庆和桥下南岸边坡上的陶雕壁画,内容呈现出20世纪初宜兰河与宜兰城的记忆图像,包括当时原住民汉人日本殖民者3大族群历史际遇,以及当时的水文脉络地景样貌、重要庙宇市集分布与人民生活情形等。

陈世强说,壁画呈现100年前的宜兰河,是中游最热闹的部分,期间有兰阳博物馆、县史馆协助图像校对;宜兰县重视文化,希望能藉壁画让县民游客了解宜兰旧城的发展,以及城市河流间应运而生的故事

昨陈世强带领宜兰高中美术班学生在宜兰河畔校外教学,宜兰县长林姿妙与学生一起为壁画嵌入琉璃珠,林姿妙说,宜兰河是母亲之河,孕育宜兰文化与故事,盼能透过壁画让学子们认识宜兰的历史与自己的家乡

宜兰县政府工旅处表示,陶雕壁画是在不影响河川排洪功能前提下完成,整体「宜兰河水岸慢行道及水域活动环境改善工程」预计今年6月中全部竣工,未来提供县民及游客优质慢活的堤顶散步空间,改善龙舟竞赛的相关设施,陶雕壁画的文史教育意义观光推广也有画龙点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