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研发赛 实验猴身价飙4倍
美国威斯康辛州一间动物庇护所内收容的两只恒河猴(普通猕猴)。世界各国正卯足全力开发新冠疫苗,需要大量猕猴进行相关实验,导致猕猴全球大缺货。(美联社)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已逾1年,各国疫苗研发和上市的竞争也早已开始。如今,实验用的猴子成了这场战役中最抢手的资源之一,单只价格从2016年下半年的2300美元(约台币6.5万元)飙升至现在的近1万美元(约台币28.15万元),涨幅达4倍,但仍是「有价无市」的状况。
所有新药上市前,都必须在动物身上作实验;猴子与人类同属灵长类,在进行人体试验之前,是研究新冠疫苗的首选。最常被用于实验的品种包括恒河猴(普通猕猴)和食蟹猴(又称长尾猕猴)。美国是全世界「用猴量」最大的国家,据美国农业部统计,该国猴子用量在2017年创下历史新高,全年度用猴超过7.4万只,其中包括药物安全评估等商业用量和基础实验用量。
事实上,美国早在2002年就意识到实验猴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资助了7个国家灵长类研究中心,约饲养非人类灵长类动物3.5万只,其中实验猴占了2.5万只,主要供研究使用。即使不从外国进口,7个灵长类研究中心每年也有将近1万只新生猴。此外,美国每年也会从中国大陆、柬埔寨等国家进口3万多只以食蟹猴为主的灵长类动物,以满足临床前试验等工业需求。
在全球出口最多实验猴的中国大陆,实验灵长类养殖开发协会书记赵胜利表示,实验猴的身价已从2016年下半年的每只1.5万元人民币(2300美元)飙升到现在的6.2万元人民币(9500美元),现在「局面就是一猴难求,更准确地说,根本是有价无猴」。
而根据维基百科网站介绍,台湾猕猴,又称黑肢猴,分布于台湾本岛,为常见台湾特有种,也是岛上除智人外唯一的原生灵长类动物,与亚洲南部的普通猕猴(即恒河猴)以及日本的日本猕猴有近亲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