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时派对的年轻人

美国发生的一件很奇怪的事是,在3月疫情逐渐严重、各州进入紧急状态之时,很多年轻人非但没有意识事态严重性,反而开始疯狂地派对。(示意图/达志影像)

春季,我在波士顿精神分析学研究生院修了一门现代精神分析课程。没想到开学不久,学校就因新冠病毒在美国的爆发而关停了,课程也随之转到了线上。

视频会话一开启,大家都不得不由这场对生活秩序造成突然打击的疫情聊了起来。同学们大多表现得轻松而理智,似乎都对这场突发状况应对得不错。超过上课时间十分钟后,不善使用科技的老教授Dr.M终于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上线了。

问候过我们的情况之后,Dr.M说,在这样特别的时刻,讨论死本能真是应景啊。

对死亡的漠视

美国发生的一件很奇怪的事是,在3月疫情逐渐严重、各州进入紧急状态之时,很多年轻人非但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反而开始疯狂地派对。3月中旬学校刚刚停课的时候,我一度被半夜在街上「游行」的大学生们吵得睡不着觉。跟朋友抱怨过对这个现象的不解与反感,还以为仅仅是附近学校的学生因为突然放假比较疯狂,后来发现这在美国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有人认为美国年轻人这种对于疫情不屑一顾的态度主要来自于新闻的误导。曾有一段时间,大家认为新冠病毒主要威胁的是老年人,而年轻人即使被传染也因抵抗力强可以很快自愈。且不说这已被证明不实;单凭对于患病风险的理性分析,恐怕也并不能解释这部分年轻人反常理的行为动机

Dr.M问我们,是什么会使人在这时用反叛的方式庆祝呢?究竟是一种向生的本能,还是一种向死的本能在此时占据上风呢?这种不经意的对死亡的漠视,和轻松的派对氛围,隐藏的或许是一种谋杀的动机,尤其对于社会中的老弱者

这场疫情,被当成借口用来达成很多平时不可实现的目的。在一个设想的理性、公平的社会中,我们遵循疫时规则,实现自我隔离,不仅是惜命的举措,也是对他人负责。但是,在具体的人际关系互动中,个人的行为动机是这样一个由上而下的简单逻辑所不能解释和控制的。我们假设了个体对自我和他人的关爱,才能假设他会愿意保护自己、家人和与自己进行接触的陌生人的健康。在更复杂的现实条件里,也许因为种种原因,他与家人并没有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他仇恨家人,或者仇视自己,那么对于疫情防范的漫不经心,甚至主动将自己暴露于风险之下,也变成了一种可能。在特殊时期,一个漫不经心的拥抱,甚至可以成为一种亲密礼节掩盖下的攻击性行为,又或是一次自杀行为。

生活中存在着很多不同程度上为社会所接受的表达侵略性的方式,比如激烈的体育运动,或是过度饮酒、疯狂购物、风险性行为等这样带有自毁倾向的行为。可是这一场影响巨大的瘟疫,又会如何影响我们内在死本能的表达呢?这些疫时派对的年轻人,表面上玩乐日程或许只是与日常无异罢了。但在特殊时期,「就是要出门」是一种对死本能的追逐,还是在人人自危,畏手畏脚的时候,大肆炫耀自己的生?

厕纸变成了安全毯

Dr.M说,自然母亲建造的人类机体,似乎总是可以把一种本能伪装成另一种本能。令人哭笑不得的哄抢厕纸的「盛况」又是怎么一回事?是「肛门欲」在显现吗?一场瘟疫,将人类最羞耻和恐惧的排泄物、病与死,暴露在体积庞大的一打打厕纸里。在对病毒的侵略无能为力之时,谁又会想到厕纸胜过一切变成了人们紧紧抓住的「安全毯」?

人会抓住特殊事件的机遇来解决个人情结、更新心理模式。Dr.M说,他有一位具有强迫性病症来访者,因有不洁恐惧症,即使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她也会强迫性地不停洗手,并恐惧触摸一切门把手之类可能传播病菌的物体。而新冠病毒的到来,却意外正常化了她的行为。Dr.M开玩笑对她说,现在应该让你的丈夫学你了!另外一些类精神分裂性人格病症者,他们长期回避人际交往,并容易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世界。现下人人居家隔离、政府倡导「社交疏离」的状况,似乎又把他们的长期闭门不出衬托得没有那么格格不入了。这样的特殊时期对他们的病情而言又会有什么长期的影响呢?危险的是,疫时的特殊行为准则会变成用来延续不健康或病态行为的借口。

心的变化无法监测

也许适当的应对可以保护我们大多数人平安地度过这场公共卫生危机。宏观的数据或许可以测控疫情的发展,但仍无法监测到心的变化。伤亡人数在被持续播报着,或许有一天终将归零,我们的害怕又转移到什么别的地方去。但我们的心又该如何处理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所经历的?心的治愈则需要不断的言说,治疗并非在疫苗研制成功之时就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