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繁简体 该统一了

(图/本报系资料照)

现今汉字的使用形式主要有简体字与繁体字两种,前者使用于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而后者则使用于台湾、香港、澳门和相当一部分海外的中文报刊。面临近年来客观世界局势的变化,汉字的形式应该如何调整最好的适应各种变化是个非常值得讨论的议题。

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因百多年来国家的衰弱,受列强欺辱,极端缺乏民族与文化自信,反映在语言上就有鲁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并认为「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是「劳苦大众身上的结核」,「倘不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鲁迅临终前接受《救亡情报》记者访问时指出:「汉字的艰深使大多数的人民永远和前进的文化隔离,中国的人民绝不会聪明起来,理解自身所遭受的压榨,理解整个民族的危机。」这些学者们忘了中国在1820年以前一直是世界经济最繁荣的国家,及世界最高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吗?

在二十世纪初受苏联的影响,中国有不少学者和政治领导人物认为汉字必须拉丁化。毛泽东最早在1940年指出:「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言语必须接近民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1956年中国讨论文字改革的时候他说:「汉字是一种落后的字体,必须要改革成像拉丁文那样,方便学习及辨识」,以使其能够符合他救国的思想。所幸拼音日后只被用为标注发音的工具,汉字在中国大陆仍然以简体字的形式保留下来。

简体字经过60多年的实行,在提高中国人民识字率方面已做出相当的贡献,如今大陆人民的识字率已高于97%,但在此同时也提高了现今70岁以下的人对古文阅读的难度,影响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以及增加了对未来汉字改进的接受程度。

中华文化重和平而不重斗争的特质在现今纷扰的世界里显得格外可贵,有效的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有赖于文字的统一与优化,这是涉及到加速中华文化复兴与世界和平的大事。优化后的中文也会促进两岸三地人民间的交流与融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带来更好的明天!(作者为中美论譠社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