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ETtoday直击「中国天眼」 进驻贵州天文基地

▲《ETtoday新闻云》记者直击「中国天眼」。

记者曾俊豪贵州报导

位在贵州平塘县的「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电波望远镜直径达500公尺,面积相当于30个足球场。2016年完工后,虽曾对台湾媒体开放,但都仅止于在山顶观景台远观」。《ETtoday新闻云》最近受邀前往采访,不但顺利进入管制区,还拍摄到「天眼」诸多细节,揭开其神秘面纱

为了一睹「中国天眼」的真实面貌,记者提前一天进驻「天文基地」。然而,晚上搭乘大巴车抵达山脚下检查哨时,手机已没有讯号。原来,担心手机干扰电波望远镜观测,以「天眼」为中心,方圆五公里内全接收不到讯号。

▲贵州「中国天眼」天文基地。(图/记者曾俊豪摄)

「天文基地」其实就是中国国家天文台科学家研究员工程人员在天眼的「家」。有别于外界宿舍印象,天文基地外墙原木栅栏造型为主,乍看之下,很有日式「无印风」。从空中鸟瞰,整体建筑造型像是英文字母「A」,让人有种住进「复仇者联盟」总部错觉

员工宿舍步行大约15分钟的路程,「中国天眼」便出现在眼前。在研究员的带领下,记者从工程人员进出的小门,正式进入「天眼」的主体。狭窄的走道,两名成人若迎面走来,必须错身才能通过,半镂空的走道,有「惧高症」的人必须「慎入」。

▲《ETtoday新闻云》记者直击「中国天眼」主体。(图/记者曾俊豪摄)

「中国天眼」原本被称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也就是直径500公尺的单口电波望远镜(The Five-hundred-metre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Telescope),简称「FAST」。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视察后,在公文中提及「中国天眼」四个字,便成为它的另一个名称

会将「中国天眼」设在贵州,看上的就是这里的地理优势。中国天眼总工艺师王启明表示,当地丘陵环绕形成天然洼地,有利于打造望远镜的球面,对环境破坏也比其他候选位置小;加上贵州的气候优势,不会过热也不下雪,也鲜少大风,能大大降低气候因素对观测带来的影响

▲ 「中国天眼」依山形而建。(图/记者曾俊豪摄)

当初建造时,天眼周边共65个村庄、9910名住户被要求迁离,只为了打造良好的「电波环境」,甚至严格到所有在园区内使用的电子仪器都需经过检测,确认不会影响观测才能使用。像是电脑电梯,影响程度小;而电视、跑步机等,则必须在「天眼」没有运作时才能开启。

此外,天文基地里的研究员也都没有办法使用手机,并且特定区域才开放无线网路。至于游客前往观景台,也得先交出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如电波表和相机,由于手机在没有讯号的情况下会「自动搜寻」,若有人偷偷夹带,便会被监测到。

「中国天眼」竣工后,成功挤下「阿雷西博(Arecibo)」成为全球最大的单口望远镜,据陆媒报导,这让天眼发现中子星机率增加1倍、发现外星文明的机率提高5至10倍。至于是否真的有外星文明?中国天眼总工艺师王启明语带保留,表示前阵子发现几个「类地星」,不能证实有没有外星生命,但也「不能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