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歌陶博馆首档「保护级」个展 探讨马来西亚原民文化

▲《守护神装置-归》。(图/莺歌陶博馆提供,下同)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莺歌陶博馆开馆以来,首档「保护级」的个展将展开,主要探讨马来西亚原住民文化宗教性别议题,12岁以下孩童家长陪同参观的展览现正展出中,许多家长趁机对小孩机会教育,建立尊重不同文化的观念,意外获得热烈回响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所属莺歌陶瓷博物馆即日起至9月6日止,于1F阳光展室展出「土神祭声之巫─杜尔陶艺个展」。1980年生的杜尔,是马来西亚土生土长华人,曾任美术老师3年多,求知若渴的他,2012年带着新台币3万元只身来台,攻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

杜尔以马来西亚原住民文化为出发点作品深入探讨生命的结束与开始,并用熏烧保留陶土原色及强烈的表现手法,震撼人们视觉感官。由于他的作品很特殊,受到许多关注,杜尔对此表示:「用嘴包容多元,不如用身体实践!这不单只是展览,而是带入一种文化」。

▼杜尔与《聚巢鼎》。

本展共展出57组件作品,展场入口展间内的装饰,是杜尔亲手折的纸花,含有祈福之意,同时象征祖灵之眼,整个展场重现祭坛原貌,再依照作品的层次,循序渐进分成3个部分。《聚巢鼎》是他在创作中,父亲过世后完成的第一件作品,蕴含对父亲的思念母亲的亏欠及异乡的孤寂感。《守护神兽装置—归》中叶子是乘载灵魂的船,12只神柱代表12个时节守护者营造生命尽头之境。《唱细精龙装置—生》则是代表生命的起始,说明原住民文化中,对繁衍的崇拜之意。其它精彩的作品,推荐大家亲自来一趟,绝对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陶博馆馆长春兰表示,「土神祭声之巫─杜尔陶艺个展」是开馆15年以来首次推出的「保护级」展览,因为多件作品以男性生殖器官呈现原始意涵,为了兼顾艺术多元性教育性,除了在各入口标示建议12岁以下孩童需家长陪同外,现场也加派人力,贴心地提醒参观民众,并希望大家以开放的心胸来欣赏本展,尊重各种不同的信仰

▼杜尔与《唱细精龙装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