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遇上”养老院的启示

(原标题幼儿园“遇上”养老院的启示)

新华社北京4月12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刘晶瑶)4月12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幼儿园“遇上”养老院的启示》的评论。“一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的爷爷刚才还痴痴地坐着,听到十几名中外小朋友齐声合唱的《小星星》,突然被唤醒,竟与小孩子们一起用英语大声地唱了起来——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4月11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了一家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很“特别”的养老院。与其他一些养老院暮气沉沉,老人们只能过着“吃了上顿等下顿”打发无聊日子不同,这家养老院推行“幼儿园+养老院”的“一老一小”模式,不仅有效提升了养老服务质量,也探出一条养老与幼教的“双赢”之路。

“当生命起点遇上生命的完结,美好的事情发生了。”这是身边一位同事看过这则新闻在朋友圈里记录下的感慨。通过《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采访发现,在这家养老院里“每一位老年人都是一部书、一块宝,他们丰富的人生智慧和生活经验,如果不能好好地传承,将是社会的一大损失。把养老机构和幼儿园开办在一起,丰盈了老年人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在 重返社会 中体现独特的价值。精神层面的满足是再好的物质条件也不能替代的。”

每个人都将遭遇生命的终点,已经步入中年的70后、80后、甚至90后开始为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而担忧,我们和我们的父母将以怎样一种形式,迎来人生的最后十年或者二十年,谁来为我们养老呢?如果人人都能像这则报道中提及的那样,老有所养而且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养老,自然是人生之幸家庭之幸乃至社会之幸。

然而,回归到我国目前的养老现状,缺口着实不小。从中国的家庭人口结构上来看,目前年龄处于80岁及以上的老人,大多有三个及以上的子女,刨除子女异地就业、出国定居等因素,很多老人都至少有一个子女能在身边陪伴。如果将老人的年龄减去20岁到30岁,这一批50后、60后的老人,很多都受到了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一旦子女不在身边,未来的晚年生活就只能自力更生。而新中国建立后,50后、60后、70后这几代人正处于人口生育高峰期,当这几代人的集中老去,叠加上80后、90后年龄段人口的减少,很可能诱发老龄化问题的集中爆发。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广州光孝寺方丈明生法师等32位代表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的《关于重视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的建议》中,提出“有计划生育就要有计划养老”。其中提及由独生子女衍生出的“421”家庭或“422”家庭,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8421”家庭,在赡养与抚养结构上呈现“倒三角”,形成“养老倒挂”现象,与多子女家庭养老相比,独生子女家庭将遭遇更大的养老困境。由于独生子女教育成本飙升、婚房倾囊支助、孙辈隔代抚养补贴等,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财富积累和增长有限。目前独生子女父母的老年生活主要还是靠自己或老伴的照顾,反之帮助独生子女做家务、带孩子的不在少数。一旦进入高龄阶段,老人身体健康状况日益下降、自理能力逐渐丧失的时候,日常生活照料或长期护理就成了非常紧迫的需求。

如果不及时搭建起适应当前家庭结构变化的养老体系,未雨绸缪地把养老工作做在前头,很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都市的养老危机将会遭遇和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一样的治理难题,到那时再进行亡羊补牢,恐怕为时晚矣。

将幼儿园与养老院“绑定”在一起,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这样的尝试,并非我国首创,此前美国西雅图就设立了“代际学习中心”,该中心每星期向孩子们开放五天,孩子们可以与养老院的老人们一起活动,这种“黄发垂髫”的模式正越来越受到欢迎。开办有特色的养老院,让经济实力相对较好的老人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是丰富养老体系层次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应该是将基础养老工作做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满足我国“未富先老”特征的养老道路。例如依托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推广居家养老服务,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成为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在社区建立老年食堂,将老年患者的就诊需求满足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层级,利用社区现有的公共场所,开展适合老年人参加的文化活动等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正视当前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特征,及时做好政策调整,设计出具有前瞻性的规划和对策,才能积谷防饥、防患于未然。

(原标题:幼儿园“遇上”养老院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