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火炉"伊朗 只需一个空水瓶
对于戈壁荒漠占领土面积一多半的伊朗来说,水是极其昂贵的资源。但记者自入境以来没花一分钱买水。这是因为伊朗城市里大街小巷总能找到直饮水。这些优质的矿泉水冰凉惬意,回味甘甜,来自数百公里外的雪山,通过管道被引到寻常巷陌。这既得益于政府的惠民政策,更源于波斯人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互助精神,使得他们在这荒原上得以生存。
直饮水
七八月份,是体验伊朗式高温的季节。在阳光下站上10分钟,准保你烤得“外焦里嫩”。水,在这样的季节,比任何时候都来得更迫切。记者入境后得到的第一瓶水,是在德黑兰廉价酒店投宿时店主赠送的。喝完水后留下的1.5升空水瓶,从此伴随着记者完成了接下来的十天“火炉”之行。这样的经历,在之前去过的18个国家里从未有过。
这是如何做到的呢?其实很简单,因为伊朗街头随处可见直饮水机。在首都德黑兰的许多公共场所,如大巴扎、车站、清真寺、博物馆、街头等地都能看到。直饮水机的样子并不统一,有按压式,有水箱式,总之打开水龙头想喝多少都行。尽管外面骄阳似火,但是这些直饮水却清凉甘甜,如同冷藏过的一般,接入瓶中可以看到几乎没有什么杂质。在一些不方便接管道的地方如巴扎,也会每隔几百米在最显眼的位置安放一个水桶。旁边放着空杯子。一些伊朗人还会随身带着杯子接水。
不少人在伊朗都有这样的经历,最初只是向主人讨口水喝,结果最后却被主人留下来吃饭。与记者随行的哈桑说,伊朗地理条件十分艰苦,沙漠性气候,缺水是致命问题。如果不互相帮助很难生存,所以在很久以前,人们就深刻理解只有分享才能生存的道理并延续至今。
直饮水机在中部城市亚兹德尤其多。哈桑先生说,这些清凉的直饮水是从400多公里外的雪山上通过管道引过来的,由政府投资兴建,百姓免费享用。未来还准备修建新的管道,将水引到更多的城市。
坎儿井
对于生活在城里的人而言,如今饮水已基本上不是困难的事。那么在偏远的乡村县城,人们又是如何解决饮水问题的呢?在中部小城亚兹德附近一处有上千年历史的村落里,记者发现了不少井的遗迹。当地人说,波斯语称之为“坎纳孜”,也就是中国人说的坎儿井。
据考证,坎儿井的源头正是波斯。其分布地域以伊朗高原为中心,东至中国新疆,西至摩洛哥。 据史料记载,伊朗人起码在2500多年前阿契美尼德王朝年代就懂得如何建造和使用坎儿井了。新疆的坎儿井正是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而进入中国的,新疆维吾尔语称为“坎儿孜”。今日伊朗是世界上拥有坎儿井最多的国家。如果将这些坎儿井连接在一起,可以绕地球8圈。
坎儿井不仅解决了波斯人的饮水问题,而且还满足了农业灌溉的需要,成为世界荒漠地区绿洲文明的象征。2014年,“伊朗坎儿井灌溉农业遗产系统”入选世界农业遗产。可以说,坎儿井的发明是波斯人为生存环境所迫的智慧结晶。
在亚兹德水博物馆里,记者了解到坎儿井的原理及构造。坎儿井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四部分组成。其原理是从高处起距离一定间隔打深浅不等的竖井,然后用井底暗渠相连,引水下流,再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目的地。水通过地下水渠传输既可以保证地下水不会蒸发,同时也能确保水质干净不被污染。涝坝的主要作用就是蓄水以供人畜使用。
令人叫绝的是,这些坎儿井不仅解决了人们的用水问题,其复杂的地下建筑也成了人们避暑之地。波斯人在地下修建休息室,与坎儿井直接相通。室内有平台可供人们躺卧,室内正中央是水池,通过管子将地下水引入。屋顶有天井,兼顾换气与照明,一举两得。在酷暑难耐的时候,来到这样的地方,简直就是天堂。记者在大理石的石台上坐久了,甚至还会感到丝丝寒意。据测试,地下休息室温度比室外足足降低了20多度。
掘井人
由于坎儿井工程浩大,耗费大量资金,并且充满生命危险,因此挖井人在伊朗社会地位很高,收入颇丰。挖井人普遍身材矮小,估计在160厘米以下,这样才可确保地下水渠不太高,从而节约挖掘成本。记者试图钻进这样的地下水渠,发现根本无法进入。然而就是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挖井人躬着腰用极其简陋的工具一点点艰难开凿出水渠。为了便于水流动,掘井人还必须将水渠尽可能地凿平整,并将清理出来的沙土碎石用小桶一点点全部运到地面,工程量巨大。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塌方时有发生,因此挖井人都戴着用棉花填充的简易帽子,衣服和帽子都是白色,这样在光线昏暗的地下容易被发现。
虽然如今伊朗引入了现代水利工程,但是在偏远地区,掘井人的工作仍然必不可少。因为掘井的工作太过辛苦和危险,年轻人大多不愿干,因此不少掘井人都是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