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10万次无套性行为研究证实!爱滋感染者病毒稳定控制=不具传染力
▲林锡勋医师、U爱大使坤达、蓝元亨主任(由左至右)邀请大众一起共创U善环境。(图/露德协会提供)
根据一份最新「国人爱滋认知与情境焦虑调查」结果显示,有3成国人对于爱滋病毒传染途径与传染力有错误迷思,甚至有超过6成民众不知感染者体内测不到病毒,就不会有传染性。专家表示,根据PARTNER两期研究针对稳定用药控制的爱滋感染者、超过10万次无套性行为,受试者间皆无爱滋病毒传播。
露德协会等爱滋民间团体进行该项调查,有不少国人误以为蚊虫叮咬或者接触感染者飞沫或物品会传染爱滋等,这些其实都是错误迷思,而最多人不清楚的则是「当感染者稳定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可以良好控制HIV病毒量,就不会传染给他人」。
台北荣总感染科医师林锡勋表示,「U=U」(Undetectable=Untransmittable,测不到病毒=不具传染力) 国际爱滋治疗共识最初在2016年时被提出倡议,在过去20年累积的许多证据都支持了U=U的论述,尤其最著名PARTNER两期研究,超过10万次的无套性行为,结果皆未发现任何一次受试者之间的HIV传播。
林锡勋强调「不会传染就是不会传染」,这些受试感染者皆稳定使用抗病毒药物,且体内测不到病毒量(病毒量小于200个/毫升),病毒便不具传染力,也因此可以防止病毒借由性行为传播。
而调查也显示,发现原本不了解U=U的民众,更在了解其意义后,有近半数(45.2%)的受访者对于感染者的态度转变为比较不会恐惧,显示相关观念有助于化解大众对于感染者的排斥。
▲▼坤达拥抱了身为帕斯提的蓝主任 宣导U爱6原则。(图/露德协会提供)
林锡勋回想,「30年前的感染科病房,曾有医护同事的家属大力反对其照顾爱滋患者」,从爱滋被发现不到40年之间,从医护人员都束手无策的疾病,到现在爱滋病已经是一个可以控制而且可以预防的慢性病。目前感染者的预期寿命已从以往的平均年龄39岁,到现在透过稳定治疗可以达到约70岁 ,平均寿命与一般民众相当。
艺人坤达今年接受露德协会邀请担任U爱大使,他表示在这期间了解很多新观念,也才知道疾病目前已经可以良好控制,不再是可怕的病毒,但因为社会对感染者仍有迷思与恶意,许多朋友被迫要藏起自己,「我希望大家可以更善意对待爱滋感染者」,坤达也与同为帕斯提的台湾露德协会公共事务主任蓝元亨拥抱,呼吁大众要了解正确的疾病知识、消除错误的迷思。
露德协会推出爱滋U善6大原则,当民众得知身边友爱滋感染者,可以这么做:
冷静:如果你觉得这是冲击的讯息,请先冷静、将负面或是恶意的情绪先暂缓抒发给感染者。保密:不管是感染者主动告知,或是其他方式意外得知,都请协助保密感染者的资讯,不对外传播,尊重每个感染者的生命权。感谢:如果是感染者主动告知,表示他对你十分信任,请理解并适当致意感谢他对你的信任与告知的勇气。真实:可以冷静、中性地表达你得知他是感染者后,你真实的想法与心理起伏,但避免恶意的言语伤害。对话:开放与包容的心态持续对话,维持与过往一样的对话习惯,不须同情。学习:主动查找HIV相关的正确知识,避免传递错误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