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童话王国丹麦 变身「最联网」国度

文/高宜凡

丹麦,是童话大师安徒生故乡,由他笔下故事而生的美人鱼雕像,从港口远眺大海的形象,举世闻名;首都哥本哈根更被《Monocle》杂志评选为「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并给予「最佳设计城市」评价。

2014年,丹麦荣登全球「最联网国度」第一名,致力以行动服务、物联网等智慧科技升级两大传统国力:设计与环保。由丹麦主办的INDEX设计大奖,鼓励创作者用设计改善生活,借此放大国际影响力;近年也推出智慧单车「Gobike」,加装平板电脑提供个人化资讯,推广民众骑乘。

丹麦推动环保不遗余力,更将绿能招商卖点。境内有全欧最大科技测试城,结合绿建筑,将应用科技融入生活实测,成功吸引国际大厂进驻;运用科技协助减碳,2050年将全面采用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

跟着《远见》走入进化版的童话王国,它善用智慧科技,平衡环保与经济的创意策略,值得台湾借镜。

提到丹麦,你会想到什么?是百年来依偎在海边的小美人鱼铜像?陪伴全世界每个孩子入睡的安徒生童话故事?小孩子最爱的乐高玩具?还是一座座高耸入云的风力发电机?

一直以来,丹麦以设计力与环保力闻名于世。这几年,台湾很热衷向丹麦学习,前往取经拜会的单位非常多,参访面向从绿能环保、银发长照、农业经济、到建筑设计都有。

但对于现在的丹麦,你可能还要多点想像力。因为丹麦现在最热门的话题,是行动服务、大数据、物联网等智慧科技。

既无诺基亚或愤怒鸟(芬兰)、也无强大工业基础(瑞典)、更没有傲人的国家财富(挪威),向来跟科技很难扯上边的丹麦,凭什么让智慧科技成为自己的竞争力?

不妨看看以下几份报告。

跃升全球网路最强国 物联网串起设计、环保

2014年底,丹麦在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针对166国的评比,调查各国的网路服务普及率、设施便利程度、及民众运用资讯科技的能力,超越称霸榜首四年之久的韩国,成为最新的世界最联网国度(world's most connected country)。

无独有偶,另一份针对30个OECD国家的宽频普及率调查,丹麦同样以37.2%的比率位居榜首,表现超越整体平均值(29%)。

2015年初公布的「欧盟数据经济和社会指数」(Digital Economy and Society Index),丹麦不意外地再度领先欧洲,举凡个人电脑、家庭上网、行动电话等使用比率,表现水准皆数一数二,堪称全球电信服务与网路建设最完备的国家之一。

丹麦网路到底有多普及?除了机场、旅馆、咖啡厅必备的公共Wi-Fi服务,来到位于哥本哈根海岸边的著名景点美人鱼(Little Mermaid),赫然发现竟然连这里也有免费Wi-Fi,方便让游客拍下纪念照后,立刻放上社群网站与人分享。

近来,当台湾经济前景陷入一片愁云惨雾,远在8000公里外、纬度更高的北欧小国丹麦,却感受不到一丝寒意。

去年,该国GDP成长率超过1%,这对深处欧债危机的先进欧洲国家非常不容易,最近丹麦工业总会预测,今年成长幅度可望达1.5%。丹麦对前景乐观的理由,便是从虚拟网路逐渐进入真实生活的智慧科技浪潮。

而且,科技与丹麦的两大传统国力——设计与环保,有着密不可分的连结关系。

创意设计+科技〉拓展产品应用 融入全民生活

9月初的丹麦,晴雨交错的天气,常让外国游客措手不及,必须撑伞或临时找地方躲雨。但当地人笑说这是「夏天的尾巴」,应好好珍惜剩下不多的阳光,他们宁可淋点小雨,也不放弃被阳光亲吻带来的些许暖意。

上午时分,来到哥本哈根最热闹的Stroget大街,这一带被誉为世界最长的购物街,长达1.6公里。加入丹麦鞋业领导品牌ECCO五年,目前担任副店长的Sophia,正忙着准备上午开店,「虽然丹麦是个小国,但设计产品很出名,吸引很多人慕名而来,」她列举,诸如乐高、乔治杰生、PANDORA、皇家哥本哈根等品牌,在此区都有旗舰店,足以跟国际奢华品牌LV、爱马仕对打。

在台湾市场,ECCO被定位为熟龄男性专属商务鞋,但其实ECCO产品线很广,户外用鞋才是主力销售款,还是很多丹麦孩子的第一双学步鞋。

将丹麦珠宝品牌PANDORA引进台湾的陈昱龙观察,丹麦设计注重简约与优雅质感,从服饰、配件、餐具、到居家用品,都有类似特质。

更重要的是,丹麦设计不太走高贵路线,反而强调应让每个人都能享用,让设计融入日常生活。当地人常说,「丹麦真的没什么奢侈品,观光客买的所谓精品,就是我们平常采买的生活用品。」

设计,的确是丹麦最强的国家软实力。虽然小国寡民,可是丹麦每年有15万名学生攻读设计学科,境内齐聚超过4000间设计公司。过去,他们用强大的设计力,赋予产品独特吸引力,如今更要透过科技,扩大丹麦设计的格局与影响范畴

像是每两年举办一次、被誉为全球设计界「诺贝尔奖」的INDEX设计大奖,不但向全球征求能够改善世界共同挑战的伟大创意,今年许多得奖佳作,几乎全部都运用了行动装置、网路服务、能源技术等最新科技。

比方,今年得奖作品之一的PEEK Retina,即是一套便于携带的眼科诊断工具,透过手机镜头与内建App,可帮医疗人员为落后地区的民众服务,希望2019年前减少全球1∕4可避免的视力疾病,由于成本低廉,非常有希望普及使用。

这些设计的概念不一定源自丹麦,但经过INDEX的转换与放大后,往后都将成为丹麦设计的新面貌。

环保绿能+科技〉路灯感测器车流量调整号志

近年让丹麦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的环保绿能,也透过科技更上一层楼。

市府广场是哥本哈根最有名的地标之一。周末时,一位身材高大、长相酷似雷神索尔的金发男子,来到一排整齐摆放的Gobike公共自行车前,在车头的平板电脑按几下,随即准备驱车前往下个目的地。他临别前向好奇如何使用的《远见》记者说明,他刚从地铁站出来,公共单车每月只需缴70丹麦克朗(约台币340元)就能当会员,且前30分钟免费,「输入个人密码就能锁车,挺方便的」。

身为全球对自行车最友善的国家,丹麦早在20年前就推出公共自行车服务,而问世一年半的Gobike,号称是全球第一套「智慧单车」,吸引各国参访团队不断取经。

另一项让丹麦大出风头的单车科技,是哥本哈根市政府与MIT(麻省理工学院)共同开发的Copenhagen Wheel(哥本哈根电动车轮),让普通单车摇身一变成为智慧电动车,刹车产生的动能可储存在车轮内的电池,上坡时再经由马达释放,还能用手机锁车、换档、调整动力模式。预计明年正式量产,市政府正考虑让Copenhagen Wheel成为公务车的标准配备。

评比61个主要排碳国的「气候变迁绩效指标」(Global Climate Risk Index),每年前三名都从缺,丹麦已连续三年表现鹤立鸡群,位居第四,也就是全球第一,领先以环保闻名的瑞典跟德国。

以往,大家总认为,节能减碳需要巨资采购大型能源设施,是政府才做得来的投资,或环保狂热人士整天呼吁的苦行僧生活,如吃素、步行、少开冷气、不打领带等。

但领先群伦的丹麦打破迷思,打算活用资讯科技,进一步强化减碳绩效,同时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如单车通勤人口逼近五成的哥本哈根,这两年便发起一项「绿波」(Green Wave)计划,透过装在路灯上的感测器,搜集即时的交通资讯与每条路的车流量,借此调整交通号志,希望让自行车潮维持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使路况更顺畅。

曾有份调查指出,OECD国家平均每人每日通勤得花38分钟,丹麦不但只需27分钟,还预计在2018年再减少一成通勤时间。但差别在于,他们不用砸大钱盖地铁,而是用Green Wave这样的智慧交通系统达成。

医疗服务+科技〉电子病历建档医院资讯互通

连不少台湾人羡慕的优厚福利政策,丹麦也得借助完备的科技系统。

半世纪来,丹麦以完善的医疗服务与健康保险享誉全球,自1980年代就推动「电子病历」,把所有病例建档,20年前还成立MedCom,促进不同医院情资互通,并推动资料规格标准化,目前超过八成诊疗服务都能电子化,85%的开药动作能透过资讯系统传给药局,病人不必因为换了医院或医师,一切从头来过,有效提升整体医疗品质。

智慧城市吸引外资 活络地方经济、就业

事实上,科技甚至帮助丹麦招商,活络地方的经济与就业。

如连续两年获得世界智慧城市(World Smart Cities Award)奖项肯定的哥本哈根,近年便以此作为招揽资讯外商的口号。目前大哥本哈根区域内聚集250多家智慧科技厂商,带来超过两万个就业机会。

身为全球网路设备龙头的美国大厂思科,便与哥本哈根订立许多跟物联网有关的合作协议,从户外照明、大众运输、城市观光、到水灾防洪等范畴都有。去年,另一家亚洲大厂日立,也宣布来此投资大数据研发中心。今年初,苹果(Apple)更宣布将在丹麦建立16万平方米的大型资料中心,为其历来最大的欧洲投资案。

既无便宜的土地与劳工,又地处冷僻角落的北欧,丹麦如何吸引ICT业者远道而来?除了完备的基础建设与网路环境,还有一项很大诱因:丹麦人爱尝鲜的个性,让这里变成最佳的创新测试地。

当地报纸《BORSEN》曾调查外商投资丹麦的理由,一大部分归功于当地消费者能很快接受新观念,更不排斥新科技。一位美国学者对此妙喻,丹麦人很开放,企业测试的风险较小,就算不成功,花费也不会太高。

驻丹麦台北代表处大使徐俪文观察,丹麦推动智慧科技与创新设计的动力,很大一部分来自环保考量。「他们最爱把『solution』这个字挂在嘴边!」对于未臻成熟的新概念商机,丹麦不会只关注单一环节,更懂得思考整个系统的完整解决方案,不想只赚蝇头小利。

即便身居世界边陲,天然环境非常严苛,丹麦除了挥舞设计与环保这两大传统武器,更懂得善用智慧科技,找出带动国家继续升级的心法。现在你应该知道,丹麦,真的跟你想得不一样。

丹麦推动科技政策秘诀:确保长期承诺不被政治打乱!

比起其他国家标榜的自由市场,丹麦公部门具有极高的主导性以及积极度,透过开放医疗、照明、交通、金融、能源等公共服务标案,欢迎企业把最新概念的网路应用与创新服务带来当地,从中获取更完整的解决方案。

原因很现实,因为政府财政不足以支应所有投资,「所以必须善用民间的力量!」一位官员分析,丹麦政府每投入1块钱的公共投资,最多可带动85块钱的社会利益,何乐而不为?比方过去六年,哥本哈根市政府对2025碳中和计划累计投入27亿丹麦克朗,却因此吸引逾200亿丹麦克朗的民间投资。

然而,当我们告知台湾BOT案例的处境,及不时发生的官民互斗戏码,他啧啧称奇地说,「这一定是中间的信任出了问题。」

丹麦政府在形成政策前非常注重沟通,须聆听各方意见,并大量咨询专家,确保政策取得社会共识,不会因政党轮替或政治因素而更弦易辙。事实上,今年6月丹麦才刚经历大选,执政党跟总理都换人,但国家长期目标还是没变,只在执行上做点微调。「因为所有做法都牵涉到投资,如果不能确保一致的目标,没人敢来丹麦做生意!」他笃定地说。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10月号;更多文章请上远见杂志官网:www.gvm.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