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精选》以「舞谱」记录、体验、探索、创造身体动作

拉邦舞谱作为拉邦动作体系的一环,负担着记录动作与重建经典的任务。(绘图/柳广成)

如果说现当代舞蹈在表演艺术中相较小众,那么,在现代舞蹈发展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舞谱」,可能是小众中的小众了。不若乐谱的随手可得,网路下载、图书馆借阅、或是邻居家正在学钢琴的孩子可能就有一份贝多芬的《给爱丽丝》琴谱。上哪找舞谱?首先已经是个问题了。如何读舞谱?更不是国民义务教育中的一环——还记得国小音乐课学吹长笛,至少就得先学会识别简单的乐谱吧?单从这两点,舞谱的低普及度显而易见。

不过,低普及度无法与舞谱的存在价值与应用潜能划上等号,只是让舞谱总是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透过专访获拉邦舞谱重建者认证的舞谱教师曾瑞媛,我们试着稍稍揭开舞谱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舞谱?

曾瑞媛提到:「舞谱,即是一种动作的记录」。若从这个角度来看,舞蹈史上已定义石器时代画有牵手舞蹈小人的纹彩陶盆、石窟上的壁画砖,即可视为是一种没有文字时代下,以图像记录舞蹈的方式。而现今西班牙巴赛隆纳市政厅,也珍藏着一份记录着14世纪军队操练过程的图谱,把当时军队行径动作与路线皆清楚记录下来,此亦可视为一种动作的谱。

不过,在现当代舞蹈领域若提到舞谱,所指向的大多是现代舞蹈史上赫赫有名的舞蹈理论家拉邦(Rudolf von Laban)所创立的拉邦舞谱(Labanotation)。20世纪初,无论在美国或德国,正是现代舞蓄势待发之际。为使现代舞与文学、绘画、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齐名,舞蹈经典同样可供后世流传、珍藏与重建,拉邦于是发展了这套舞蹈的记谱方法,以及支持这套记谱法后面的动作理论系统。

舞谱的建立、阅读与重建过程

当我们拿到一份拉邦舞谱时,乍看之下仿佛与乐谱有些相同,同样有拍数记号、小节线,并且也是由许多代表时间进行的小节组成。不同的是,拉邦舞谱并非水平式阅读,而是由下往上地垂直式阅读,每一行代表了身体部位的动作。一行舞句以中心线分隔左右两边,中心线左边代表舞者左边的身体动作,中心线右边则是右边身体动作。而舞谱上的每一个符号,则涵括了方位(direction)、水平(level)、时间(timing)、以及身体部位(body part)。人体动作千变万化,其细节记录甚至小到手指关节。由此可知记录的细节相当繁复,于是一支舞蹈作品的谱往往相当厚重。

此外,我们知道现代舞作为芭蕾的反叛者,特别重视舞蹈不依附其他元素而独立性,许多作品即是在没有音乐下完成的创作,或者故意不依循音乐节奏来编创动作。所以拉邦舞谱特别设置一个专门属于舞者拍(dancer’s count)的记录。曾瑞媛就以过去重建美国现代舞蹈家韩福瑞(Doris Humphrey)经典作品《水舞》(Water Study)的经验为例,说明舞者拍的「有机性」。

《水舞》中经典的一幕即是舞者们如水花般溅起的时刻,韩福瑞当时以「轮唱」编排该段落。在没有音乐节奏的前提下,舞者们如何掌握水花溅起的时刻,曾瑞媛打趣地说到,除了动作设计上,以身体呈现拱形姿态,顺势将长发往前遮住头偷瞄旁边舞者的小撇步以外;更为关键的,即是依靠舞者之间聆听各自呼吸以培养默契。

而如何透过舞谱记录与重建如此有机的片刻,除了倚赖拉邦舞谱上的「舞者拍」;另一个则是舞谱重建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也就是曾参与过该舞作的舞者,或是拥有该舞谱版权的基金会。也就是说,舞谱、舞谱重建者、舞者与作品第一手参与者之间的工作、沟通与相互检视,是为重建一支舞作的必要繁复过程。不仅在重建过程中需要此繁复过程,就连记谱者完成一支经典作品的记录后,也需要经过此番检视。

譬如云门舞集经典作品《薪传》,就曾以被美国记谱者库克(Ray Cook)记录下来,2000年经由美国俄亥俄州大学舞蹈系学生重建过后,再邀请曾参与该舞作的资深舞者杨美蓉前往检视。两年后,杨美蓉再次前往德国杜赛朵夫协助四校联演《薪传》的舞谱重建工作。曾瑞媛特别提到,一份舞谱的确立不仅仅透过一次重建即可认证,而需要许多次的重建过程,该舞谱方能得到认证。可以看见,记谱与重建需要如此耗时耗工的往来认证,加上舞谱取得不易,以及昂贵的版权费,则又为舞谱的普及加上一层难度。

舞谱作为一种体验动作的过程

尤其,当代的我们如此依赖影像作为认识与学习的途径。这个现象,是刚入行学习舞谱就会被挑战的问题。不过长期教授并推广拉邦舞谱相关知识的曾瑞媛,仍坚信舞谱有其存在必要,这不仅仅是就历史意义而言,更是着眼于教育与创造性思考的层面。她指出:「透过舞谱学习动作是一种身体体验动作的过程,这与影像的阅读是很不一样的。」

曾瑞媛边说,边站起身面对线上访谈的镜头,将两手交插在身后问我:「现在你看得出来我的双手在做什么吗?」的确,摄影机的死角并无法全面捕捉动作的真实样貌,就此而言,舞谱对于身体细节与空间方位巨细弥遗的记录确实有其必要。尤其,动作的学习过程中,依赖平面影像的途径与需要身体整体性和空间感的动作表现是很不一样的。

不过,近年在教学场域中,曾瑞媛也会被年轻学生们挑战:「现在有360度摄影机啊!」科技的推陈出新,究竟在身体知识传播的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补充或解消了我们过去所依循与珍惜的身体知识,仍持续地在实践场域中被不断讨论、叩问与挑战着。

拉邦舞谱的创造性运用:主题撰写(Motif Writing)

拉邦舞谱作为拉邦动作体系的一环,负担着记录动作与重建经典的任务。而拉邦动作体系之所以在舞蹈学界仍持续被关注,则与其动作体系所提供的创造性面向有关。其中,「主题撰写」(Motif Writing)即是延伸自拉邦舞谱并且在舞蹈教育中被广泛运用的一种具创造性的动作思维。由拉邦的学生普蕾丝顿(Valerie Preston-Dunlop)及哈钦森(Ann Hutchinson Guest)从拉邦的教学系统中近一步发展而来,将拉邦舞谱中指涉时间、空间、身体部位与方位等元素符号抽取出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阅读和运动,进行不同元素组合的探索。「不然我们太习惯模仿了!」

牯岭街小剧场几年前开设的身体工作坊中,就曾邀请曾瑞媛以主题撰写的基础动词元素带领来自不同艺术领域的创作者,从最基本的动作型态如旋转、跳跃、位移,再进入到构成关系的动词如抓取与握手,并逐渐组成自己的创作语言。除了基础动词以外,主题撰写的运用也连结到拉邦动作体系的其他理论如空间和谐(Space Harmony)。那次的工作坊让她体验到「主体撰写的跨领域应用可以打破许多限制」,对于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教学者与创作者来说,皆是相当实用的工具。

透过舞谱重建者曾瑞媛理论与实务兼具的说明,我们了解到拉邦舞谱不仅仅是作为记录动作或舞作的工具;就人体动作的理论化层次而言,拉邦舞谱的出现大幅度地推进现当代舞蹈发展上对于动作的思考。即便由拉邦舞谱记录与重建的舞蹈作品所费不赀、过程繁复且取得不易,然作为一种透过阅读与身体想像来体验动作的途径,拉邦舞谱仍有影像记录不可取代的价值。而透过后人的实践运用,更展现了拉邦舞谱与其动作理论体系所具有的创造性潜能,在跨领域运用上乃至人体动作的数位化思考上,皆具有相当程度的发展。或许,拉邦舞谱也并没有想像中的小众或神秘吧!

本文作者:樊香君

(本文摘自《PAR表演艺术7-8月号第347期》)

《PAR表演艺术7-8月号第3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