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空中看「地震」 陆「张衡一号」观测卫星升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月2日成功将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图/翻摄自新华网,下同)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公元132年,张衡发明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地动仪,开创世界地震勘测研究先河,2018年2月2日,中国大陆发射了第一颗以他命名的「张衡一号」地震电磁信息观测卫星,这颗卫星虽然不能直接预测预报地震,但却能为观测地震前「空间电磁扰动」,为人类探索地震带来了一丝「难得的光明」。

大陆国防科工系统工程副司长赵坚表示,「张衡一号」仍然不能直接预测预报地震,最主要是用于地震前兆信息研究,为未来建立地震监测体系进行前期技术储备,有了这颗卫星,大陆境内6级以上、全球主要地区7级以上的地震电磁信息,这颗卫星都能「看到」。

根据资料显示, 2017年台湾发生5级以上地震6次,而放眼全球2017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8次,最大地震为9月8日墨西哥近海沿岸8.2级地震;但地震究竟能否预测,以及该如何预报,仍是全球专家学者面临的巨大挑战

「张衡一号」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兼副总师、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总工程师申旭辉表示,摆在科学家面前的地震预报难题有「三座大山」首先是地震事例太少,中国平均每3年有2个7级地震,全球每年则有18个,尽管谁也不愿看到地震发生,但仅从科研角度来说,这样几次的数据连有效的统计分析都不够,不足以帮助科学家形成完整的地震预测科学体系和方法体系。

▲「张衡一号」。

其次,地震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受到很多制约,申旭辉说,地震发生在地下20、30公里处,而当今世界上最深的钻孔只有12公里,科学家们很难去地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第三是理论的更新相对较慢,地震是地球上规模宏大的地下岩体破裂现象,其孕育过程跨越了几年、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而,不但很难用经典物理学本质上加以描述,也难以在实验室或者野外进行模拟。

申旭辉表示,地震研究的基本理论本身起源于早期的牛顿物理学,而如今物理学发展很快,基础理论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地震研究迫切需要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如今「张衡一号」的发射就是一次新的探索和尝试

申旭辉表示,过去几十年科学家发现,他们所监测到的「空间电磁扰动」也就是「电磁波涟漪」,与地震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在统计意义上,地球上6级、7级以上地震在发生前即孕育过程中,相应区域的「空间电磁扰动」都有可能发生异常,这给人类探索地震发生的机理带来了一丝「难得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