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砸156亿!港府「推9项纾困措施」:减免非住宅用户水电费

香港示威冲突,许多店家遭到破坏。(图/路透

记者洪珮瑄综合报导

香港反修例抗争自6月爆发以来续不断,严重冲击香港经济港府昨(4)日宣布,将推出新一轮的9项措施,来支援企业和就业,包括减免非住宅用户水费排污费、提高非住宅用户的差饷寛免额、容许纳税人分期缴税等,投资金额达40亿港元(台币约156亿元)。

据了解,港府先前曾投下20亿元港元(约78亿元新台币),支援零售餐饮运输旅游行业,事后又拨款1亿港元(台币约3.9亿元)推出旅游业界的「奖励计划」,资助费用给每名入境旅客,并将补助金直接给予旅行社

香港财政司长陈茂波表示,香港上半年经济按月增长0.5%,近月受本地社会事件暴力冲击的严重打击,经济情况急剧恶化,香港第3季GDP按年收缩2.9%,「这是自10年以来,第一次出现按年下跌,并连续2季出现负增长,显示香港经济已渐渐开始衰退。」

陈茂波昨日表示,如今已是第4轮推出纾困措施,涉及的金额超过250亿港元(台币约974亿元),估计明年的财政预算案会出现赤字,且预料2020/21年度会出现赤字的机会高。他强调,政府需加大公共开支,协助有需要行业渡过难关

▲港府宣布,将推出新一轮的9项纾困措施。(图/翻摄香港政府网站

港府昨日公布的9项措施:

(一)、减免非住宅用户应缴水费和排污费的75%,减免上限分别为每户每月2万港元(台币约7.9万元)和1.25万元(台币约4.9万元),为期四个月至明年3月31日。

(二)、政府会为每个合资格非住宅电力用户提供75%电费补贴,每户每月上限5,000元(台币约1.9万元),为期四个月。

(三)、所有非住宅物业差饷会进一步宽免。港府指出,2019至20年度财政预算案已提出宽免全年差饷,每户每季上限1,500元(台币约5,800元),政府决定将最后一季的宽免额提高至5,000元(台币约1.9万元)。

(四)、有需要的纳税人可以向税务局申请分期缴付2018至19年课税年度的利得税、薪俸税或个人入息课税,如申请获批,未缴税款征收附加费可获豁免,为期最多一年。

(五)、向使用启德邮轮码头的邮轮公司和现有码头商户减免租金收费,减免期由12月1日至明年5月底,为期六个月。

(六)、回收基金咨询委员会会透过回收基金,为回收企业推出一次过租金津贴,预料约500间街角回收店和400个露天回收场受惠。

(七)、证券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响应政府呼吁,宽免所有持牌人士中介机构2020至21年度牌照年费。

(八)、雇员培训局会优化和延长「特别・爱增值」计划,包括考虑透过修改法例把每位学员每月最高津贴额由4,000元增至5,800元、增加行业和课程选择、为课程提供部分时间制安排、视乎需求增加名额,涉及开支估计约3.5亿元。

(九)、投入1.4亿港元(台币约5.6亿元)帮助青年就业。

►我没有迟到,是时间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