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三阴性乳癌 免疫疗法缩小切除范围 降低复发

台湾乳房医学会与癌症希望基金会共同呼吁,政府重视早期三阴性乳癌,及早提供病人合适的术前与术后辅助治疗选择。(台湾乳房医学提供)

「喜欢我的乳房吗?下周二切除,乳癌!」台湾夯剧《不够善良的我们》主角之一的40岁单身粉领族Rebecca,在忙碌的工作中突然被宣告罹患乳癌,一夕之间面临生活、事业和爱情的巨变,写实剧情引发广大女性共鸣。医师提醒,在各种乳癌亚型中,以三阴性乳癌存活率较差、复发较早、且容易转移至肺脑等器官,成为「最恶乳癌」,日常筛检绝对不能少。

根据卫福部最新公布的2023年国人十大死因,相较国内主要癌别如肺癌、肝癌、大肠直肠癌和乳癌的标准化死亡率,乳癌是唯一仍上升者,在台湾,平均每34分钟就有一人罹患乳癌。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Rebecca」。台湾乳房医学会理事长陈守栋表示,欧美的乳癌死亡率从30多年前就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但在台湾,国人罹患乳癌死亡率却未见明显下降,可能原因之一,与药物有关,因为国内乳癌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用药,健保给付仍未跟上欧美医学会的治疗建议。

33岁的粉领族陈小姐,两年前洗澡时意外摸到右胸有异物感,就医检查后初步评估为0.5公分纤维囊肿,但短短不到4个月,再检查确诊是早期高风险三阴性乳癌,肿瘤变成4.2公分,整整大了8倍。

陈小姐的抗癌之路,在初期先用健保传统化疗,但成效不如预期,所幸有商业保险支持,在医师建议下,术前增加自费使用免疫药物,手术时肿瘤明显缩小至2.2公分,术后持续使用免疫药物。

在各种乳癌亚型中,三阴性乳癌存活率较差、复发较早、容易转移至肺脑等器官,因此常被形容为「最恶乳癌」。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乳房外科教授刘良智表示,三阴性乳癌手术后的1到3年是复发高峰期,为了预防复发,早期三阴性乳癌病友过去仅有化疗可用,治疗面临瓶颈,特别是肿瘤介于1至2公分且合并淋巴转移、或是肿瘤大于2公分的「早期高风险三阴性乳癌」,复发风险更高。

陈守栋指出,早期三阴性乳癌通常不适合荷尔蒙治疗及标靶治疗,除了化疗,目前仅有免疫治疗可用,要帮助减少复发风险、增加存活率,应把握术前及术后辅助治疗的黄金时间,术前辅助治疗不但有助于减少手术切除乳房与腋下淋巴的范围,透过病理完全缓解率,即病理上已找不到癌细胞,评估预后和药物反应,做为术后辅助治疗参考。

刘良智说明,术后辅助治疗是尽可能消除手术后仍残存的癌细胞,维持疾病不恶化、预防复发,提升整体存活期。最新国际治疗指引建议早期高风险三阴性乳癌,术前并用免疫治疗搭配化疗,术后持续用免疫药物巩固治疗,预防疾病复发的可能。

癌症希望基金会执行长苏连璎表示,2021年统计显示,台湾每年新增超过1万5千名乳癌病友,约8成确诊时为早期乳癌,感谢健保已给付多种荷尔蒙受体阳性与HER2受体阳性的乳癌用药,帮助许多癌友达到乳癌10年不复发目标,但对早期三阴性乳癌的病友而言,目前仅有化疗纳入健保给付,期待能接轨国际治疗指引,帮助这群癌友争取更多可能延续生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