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中/民进党大败!国民党大胜?

民进党选后记者会总统蔡英文致词。(图/记者徐斌慎摄)

张亚中/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孙文学校总校长。

全面执政短短两年之后,民进党遭受全面性的大挫败,但这可以说是国民党大胜吗?

四年前,台湾最大的党是「讨厌国民党」,造成当年民进党在地方选举的大胜,进而在两年后赢得全面执政。为何那时候可以说是民进党的大胜?当时马英九执政,但在核心的价值论述上不仅空乏,甚而拿香跟着民进党拜。举两岸与能源议题来说:第一、两岸关系不敢触碰和平协议,不愿碰触两岸政治定位议题,而以「不统不独」、「维持现状」来蒙混。相对的,在野的民进党,却以「分离主义」为核心,「爱台湾」、「台湾主体性」为表象的两岸论述,取得「道德」上的制高点。2014年的太阳花运动即为一例。第二、在能源政策上,执政的国民党面对「非核家园」的论述,毫无招架之力,最终决定核四封存,形同为民进党的能源论述的政治正确性背书

此外,民进党在历史教科书的「去中国化」,在「改革军公教退休金上,都是旗帜鲜明。因此,我们可以说,2014年及2016年是国民党的大败,且是民进党的大胜。

天怨人怨

从2016年挫败之后,迄今为止,国民党从来没有在组织与论述上做出全面性的改革,仍是传统国民党的面貌。影响这次选举最大的「韩流」,与国民党几乎一点关系都没有,国民党不仅一开始没有将高雄视为可赢的战场,也没有认真地推出参选人。民进党中央执政引发的天怒人怨,高雄地方长达二、三十年的执政,选举战略错误,高雄地方建设的不足,韩国瑜本身的魅力,都造就了「韩流」的奇迹。在选举期间,韩国瑜拒绝国民党高层上台助选,尽量减少国民党色彩,与台中市长与新北市长当选人一样,都将选举定调为「人民对民进党的不满」,而非国民党与民进党的对决。另外,一些核心问题的公投案,都是民间自发性的推动,国民党最多只是被动跟进。

另一个更有象征性例子。在白绿分手后,特别是在选举后期,民进党中央积极辅选姚文智后,整个战略局势完全有利于国民党的丁守中,但是选举结果,丁守中的得票率,却没有超越四年前国民党最弱势时的连胜文,仍然只有四成。而相对于韩国瑜、卢秀燕侯友宜与国民党的保持距离,丁守中却是与国民党高层互动最紧密的候选人,多次造势场合,都可以看到党内「太阳」的加持。四年前的选举,蓝军不少人不投票,这次倾巢而出,但是丁守中却无法超越四年前连胜文的得票率,显示国民党这四年来,不仅没有进步,反而退步。

对症下药

选举输赢是一回事,知道自己为何输赢是另一回事,能否对症下药,进行改革是更为重要的。从蔡英文的败选发言来看,她完全不知道她错在哪里,国民党如果把这次选举胜利定位在人民对国民党的肯定,那也不是正确的解读。

如同四年前,台湾突然出现一个大党叫「讨厌国民党」,四年后一个新的大党出现了,叫做「讨厌民进党」,这并不表示「讨厌国民党」就此换位。地方选举的蓝绿逆转,只是代表台湾民主的成熟,人民不再为政党所绑架,对政党容忍的时间愈来愈短。被民进党视为禁脔高雄市的失守,民进党全面执政两年就迎来全面的大挫败,正是明证。

当「讨厌民进党」与「讨厌国民党」成为台湾两大股力量时,对台湾并非是好事。如果台湾社会总是流连徘徊在「比较讨厌谁」之间,各政党缺乏正面性的前瞻论述,其最终结果可能是人民对整个社会的失望。

民进党的大挫败代表着民进党的论述与执行能力都不为人民支持,而国民党迄今又未能提出新论述,也没有让人耳目一新的组织改革。期望2020年的大选,是一个全面改革、全新论述的国民党与民进党的竞赛,这才是人民之福。

热门文章》►「赌滥票」反弹──「韩流」五大致胜关键►韩国瑜给高雄的启示录►国民党新五颗太阳 民进党新党主席

►2018大选揭晓/点我看【全系列观点文章】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