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舰操作近半需「复飞」 美军「魔毯」系统减少失误率

乔治·H·W·布希号航空母舰,USS George H.W. Bush (CVN 77)。(图/翻摄自U.S. Navy粉丝专页

国际中心综合报导

降落在移动中的航母上一向都是高难度的事,俐落的降落更是每个战机飞行员的骄傲。新式补助降落系统魔毯」(MAGIC CARPET)目前正安装在美军核子航空母舰布希号(USS George H.W. Bush CVN-77)上,并且由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机和EA-18G「咆哮者」战机的飞行员密集测试中,最终目的是减少着舰的失误率。

美国海军舰载机EA-18G,又称咆哮者电子作战机(growler),可以携带多种电子攻击任务载荷,可以干扰、压制敌方防空雷达。(图/翻摄自美国海军官网

军事科技网站《Foxtrot Alpha》报导,「魔毯」透过电脑计算出适合的降落因素,如:飞机高度速度现场风速等,然后再引导飞行员进行降落,减少降落难度与飞行员的心理负担;根据测试的资料,「魔毯」的效果比现有的降落补助系统都还有效,引导的降落点大多集中在理想的降落区域。「魔毯」正式名称是「航母降落综合控制强化系统与精准回复补助技术」(Maritime Augmented Guidance with Integrated Controls for Carrier Approach and Recovery Precision Enabling Technologies)显然美军就是要用「魔毯」(MAGIC CARPET)这个简称。

航空母舰降落技术远比起飞困难,失事率也比一般地面降落高得多。航母降落空间狭小而且变数也多,通常甲板若有300公尺长,一般只有100公尺可以用于降落 ,就算是「斜角处」类型的跑道也只有约200米,仅地面跑道的1/10,对高速飞行的战斗机显然有相当的影响;此外航母本身也会随着海浪上下左右起伏,加上舰上的干扰气流等因素,因此降落对飞行员的心理与技术都是一大考验

尽管航母上有各种辅助降落设备,其中光学助降系统由数组灯光组成,飞行员可根据不同颜色光束判断高度和角度是否合适,可是飞行员在结束高强度的任务之后,还要完成如此困难的降落,所以只要稍有闪神可能就会引起憾事。1981年「尼米兹」号(CVN 68)航空母舰的曾发生一次重大事故,一架EA-6B「徘徊者式」电战机夜间降落过程中出现偏差,最后撞进F-14机群里面,有将近20架飞机受损,另外还造成14人死亡、45人受伤。

会发生如此惨重的意外,主要是战机降落航母通常有四种情况,安全着舰、复飞(Wave Off)、脱缰(Bolter)和撞舰,其中有近乎40%到50%是复飞(Wave Off),飞机并未接触甲板,需要再来一次;此外脱缰则是指飞机已接触甲板,但是拦阻钩没有勾住拦阻索,导致减速不足,需要再加速起飞并试着重新降落,对飞行员技术与战机加速能力也是一大考验,可见降落航母实为非常困难的事。

如何使降落航母更容易,一直都是美国军方在积极研究课题,目前「魔毯」各种设置功能尚未完善,需要更多的时间实验,但目前效果显然不错。预计2019年进行实装,并更名为「精准降落模组」(PLM)。

▼美军F/A-18「超级大黄蜂」战机。(图/翻摄自美国空军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