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万婴之母”亲手接生5万多名婴儿,袁隆平也在其中……

她一生未曾婚育,却是位最伟大的母亲,亲手接生过5万多个新生命,被尊称为“万婴之母”。她称自己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并将一生都献给了国家的医学事业。她就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新中国第一位女学部委员(院士)——林巧稚。虽然她已经离开我们40多年了,但她亲手救治过的产妇、患儿却依然怀念着她。让我们穿越半个多世纪,从一封来自内蒙古的求助信讲起。

一封特殊的求救信

一场勇敢的抢救

患者 焦海棠:我是怀了第五胎的人,前四胎都没活成,其中后三胎都是出生后发黄夭折的,求求您,求求您,救救这没有出生的第五胎吧……

这是来自内蒙古包头市一位母亲的求助信,写信的人是老人焦海棠,62年前,当时25岁的焦海棠接连出生的四个孩子,没有一个活过百天,这样的打击让她陷入痛苦的深渊,她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患者 焦海棠:什么病都没有,给我检查说你两口子什么病都没有,为什么生孩子就不活呢?包头小儿科主任就说写信吧,给协和医院写了封信。

收到来信的林巧稚彻夜难眠,茶饭不思,贸然接诊可能会面临许多风险,但想到求助信中这位母亲绝望的心情,她查遍资料后,决定试一试。

来到医院的焦海棠,病情很快被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症,这是一种由于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疾病。当时全国没有治愈的先例,国际上也十分罕见。

面对这样棘手的状况,林巧稚和她的团队一边安抚孕妇,一边谨慎地制定手术方案。孩子出生很顺利,可是不到三个小时就出现了全身黄疸,生理指标越来越糟。林巧稚决定采用脐静脉换血法给新生儿全身换血。

中国工程院院士 妇产科专家 北京协和医院教授 郎景和:这个想法很伟大,好多事情你看别人做起来并不了不得,但是你能做吗,你敢做吗,这是非常重要的。

冒着巨大风险,换血开始,林巧稚先把听诊器在自己手心焐热,再轻轻贴到婴儿胸前,同时用手示意,控制抽血、输血速度。终于,婴儿的肤色由黄转红。三天后,第三次换血后,孩子全身黄疸明显消退——成功了!林巧稚第一时间冲回病房告诉焦海棠。

患者 焦海棠:三步两步地就跑着上我那里说,我告诉你个好消息,孩子有希望,生存的希望,她特别高兴,我也很高兴。

焦海棠第五个孩子成为有记录以来,中国首例成功抢救的新生儿溶血症手术患者,而此时林巧稚已经整整七天没有离开过这个孩子身旁。

患者 焦海棠:喂水、喂奶、喂药,白天晚上,一直看了一个星期,真辛苦。当时我都激动得掉眼泪,给他叫小协和,因为是林巧稚她在协和医院救的他,所以就叫小协和。

当年的小协和如今已是60多岁的老人,在他出院后的四十年时间里,医院还在一直跟踪着他的健康状况。

焦海棠儿子 王文东:协和医院给我来信息,让每隔三到五年给它寄一次我的体检表,一直跟踪到40周岁。

焦海棠的孩子只是林巧稚成功挽救万千孩子中的一个,很多孩子因为感激林巧稚的救治,取名“念林”“敬林”“仰林”。

“我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

在林巧稚家里,这部老电话一直被放在床头,医院有危重的病人,林巧稚就整夜守着电话等消息。她说:“我的唯一伴侣就是床头那部电话,我随时随地都是值班医生。”这句话,让与她共事20多年的学生郎景和院士,回忆起来仍记忆犹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 妇产科专家 北京协和医院教授 郎景和:我们都有值班,有轮转,林大夫可是无论春夏秋冬,日日夜夜,她都在,所以她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我们通常说工作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那么工作是林大夫生活的全部,她这一辈子都在工作。

林巧稚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母婴健康事业,她致力于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等方面的研究,即使在缠绵病榻的三年中,仍坚持参与《妇科肿瘤》的编写。50余万字的著作,浓缩了林巧稚毕生对妇科肿瘤的探索和研究,是她为医学事业所付出的最后努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 妇产科专家 北京协和医院教授 郎景和:林大夫在病中想到的还是妇产科,还是产科的一些问题,一直到她弥留之际。

林巧稚去世后,焦海棠曾专程带着儿子来到林巧稚的家乡鼓浪屿毓园去拜祭她。

患者 焦海棠:我就领着小协和,我说你的命是她给的,咱们去拜祭拜祭她,她的事迹展览,我看见有她的照片我就磕头,我说谢谢你,我家的幸福是你给的,忘不了你。

亲手接生5万多婴儿

袁隆平也在其中

半个多世纪里,林巧稚亲手接生了5万多个孩子,其中有一位家喻户晓,他就是袁隆平。这份协和医院的档案里就记载着袁隆平出生时的有关情况。

这份出生证明是打印的,除了打印文字,其余的空白则是用繁体中文或英文填写,左上页填写的是一个婴儿的生命信息和家庭信息:袁小孩,也就是袁隆平的小名,家住西城旧刑部街长安公寓,原籍江西德安城内;右页中间为袁小孩出生时留下的脚印,上面还有那位为袁小孩接生的妇产科大夫的英文签名:Qiaozhi Lin,就是林巧稚大夫。

林巧稚生于1902年,恰好与袁隆平的母亲华静同岁,那年她还是一个二十七岁的姑娘,刚刚从协和医科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还是一位年轻的新医生。林巧稚,袁隆平,两位大师级的人物,就以这样的方式“初遇见”,有人说,这是一个伟大引领另一个伟大的过程,如此缘分,奇妙无比。

不是母亲

却是最伟大的母亲

身着白衣,心有锦绣,医展芳华,即便在生命的最后,她依然心系工作。1983年4月22日清晨,林巧稚在昏睡中发出呓语,急促地叫喊:“产钳,产钳,快拿产钳来!”她慢慢平息下来,过了一会儿,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又是一个胖娃娃,一晚上接生了3个,真好!”

这些,就是林巧稚给这个世界留下的最后的话。一代医学大家,一生践行医者仁心。她不是母亲,却是万千婴儿最伟大的母亲。今天我们再次缅怀她,致敬医者仁心,感受医者光辉。

总编审:娜布琴花

编 审:夕 介

编 辑:林 媛

来 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和音视频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在文章下方留言联系我们删除或支付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