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符号转换 夹缝中突围

国民党多名青年改革委员认为国民党不应纠结过去历史,呼吁党内扬弃对九二共识的争论。(本报资料照片

在国民党改委会结论将提出的两岸新论述中,不少叙述都变得较为委婉,设法将有争议的敏感「符号」,换一种方式表述,并以中华民国为最后依归。时而用抽象概念阐述九二共识,或以「求同存异」概括「一中各表」,要在红绿的两岸夹缝突围

国民党对新论述中的「九二共识」,不再用「一定要民进党吞下去」的强势态度,而是先强调两岸官方协商的重要,更直白意思就是,「如果民进党有办法与中共找到新的对话基础,我也不反对,但在找到之前,九二共识还是可以参考」,国民党立场不变,但态度已调整

又如「一中各表」,国民党不再拘泥于文字,更着重于如何实践,并对「求同存异」加强阐述,让陆方对两岸「存异」及台湾对「求同」都放心。这其中的核心,就在「中华民国」,红蓝在中华民国存异,蓝绿也应在中华民国求同。

国民党的逻辑推演就是:有中华民国,才有《中华民国宪法》,才有九二共识,才有两岸官方协商;反过来,在没有新的两岸共识可让两岸官方重启协商前,九二共识仍有其价值和必要。

国民党主张「和中亲美」,在历经陈水扁被美前总统小布希视为「麻烦制造者」后,马英九高举九二共识的作法,在当时符合陆美期待,创造了两岸和平红利,又与大陆达成外交休兵默契,2015年的马习会,甚至让九二共识国际化

然而,如今的中美关系早已回不去,不只对抗加剧,还升高到文明冲突,许多中小国家都被迫选边站。国民党此刻推出的「九二共识2.0版」,在如今的中美「新冷战」结构,是否还能继续左右逢源,也有待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