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胶曩-投资人该如何接近AI狂潮?
骏利亨德森环球科技创新基金经理人 Denny Fish
ChatGPT于2022年11月底推出,这个由AI驱动的聊天机器人程式,功能让人们非常兴奋。AI已诞生可以让人消费的模式,这点尤其重要。也许更重要的是,它在未来几年可能会做什么?
随着微软推出企业版的AI服务 - Copilot,使用者可完成软体开发、除错,完成大量过去软体开发人员的工作,且生产力提高数倍。对不会写程式语言的人,现在Copilot已可以代为完成。身为分析师,可以根据资料创造并提出问题,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其他快速发展领域包括行销、自动化及图像生成,我们只需专注在如何有创意地互动,针对网站与广告单元进行A/B选项的动态测试即为其中一项有趣的应用。此外,在法律、会计等专业领域中非常基础的工作,亦可以透过生成式AI迅速、准确地完成。
AI是科技演变史中一项重大范例,就像2000年代中期云端运算开始兴起并一路发展至今。投资人可能高估明年度将会发生的情况,却完全低估未来10年的发展,我们现在正处于相同的循环里,不过这次它将走得飞快。
从本质而言,部份的AI服务是更新的产品,属于渐进式而不是革命性的产品,短期的价值可能会被高估。另外,有些受惠于AI的领域正面临严重的供需失衡,例如GPU,这可能是我们在科技领域所见过最严重的供需失衡,长远的成长性可能被低估。
投资人正试着弄清楚每一间企业与AI的相关性,这点很重要,因为股票的本益比会受到这个看法的影响,而且许多企业仍在等待AI发展,需要持续观察。对于许多企业而言,商品或服务转换为实质的现金可能要到2024年或更久才会发生,但即使如此,市场仍对这可能的结果感到兴奋。
我们一直在做的,是研究可能的结果并且评估这些公司的估值水准是否合理,如果在合理的范围,就可以继续持有,但若超出范围甚至不能支持估值,就必须调整。不过,投资人不用担心泡沫化的问题,前次科技股泡沫化、也就是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期网际网路兴起时,当时许多公司没有商业模式,根本就不应该存在,此外,当时大型科技公司的本益比甚至高达100倍,是一个荒谬的水准;前述的两种情况现在都不存在,或许终有一天可能会出现泡沫,但整体而言,目前市场看起相对理性,并没有失控。
就产业而言,GPU目前可能是实现AI最重要的技术,不过,实现这一目标的供应链彼此之间的依赖性非常紧密,例如没有设计软体就没有GPU,没有半导体资本设备,GPU就无法生产;半导体资本设备本身没有作用,除非被送到代工厂。因此,虽然GPU和高速计算等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优势会向下游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