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感心教練/換位思考 跨越文化藩籬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图为印度民众示意图。 彭博资讯
我曾受邀参加印度合作伙伴的周年厂庆,在创办人致词后,首次听到印地语(Hindi)版的生日快乐歌,然后吹熄蜡烛,本以为接下来会切蛋糕分享给大家,没想到创办人用手挖了一块喂进营运长嘴里,营运长也以同样方式回敬了他。当下的我惊讶不已,心想:该不会他也会喂我吃吧。
虽知道印度人习惯用右手抓食物用餐,但后来才明了原来在某些印度社会中,一些重要聚会场合,长辈对晚辈或主人对客人用手喂食,被视为一种尊重的表现。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我们在熟悉的环境中长期生活,用习以为常的沟通模式进行交流,约定成俗的习惯进行互动。然而,一旦离开这个熟悉的环境,进入他人的生活领域,文化的碰撞让我们逐渐意识到,原来我们以为的「理所当然」,并非如想像中那样。
配合公司策略,逐水草而出差。此次是印度客户需要我们到当地生产制造,便前往评估并寻找合作伙伴,这也让我有机会接触不同的文化。虽非长期派驻,但需要频繁出差而常常去住。随着与当地伙伴的互动增加,相处时间拉长,逐步体验到适应文化的酸甜苦辣。
学者J. Stewart Black与Mark Mendenhall在1991年曾针对外派人员的任期,提出「U型适应理论」,共区分有四个阶段,分别是蜜月期(Honeymoon stage)、文化冲击期(Culture shock stage)、调适期(Adjustment stage)与精熟期(Mastery stage),来描述外派人员经历海外工作与生活适应的过程。
一、蜜月期
起初,我们总把别人的日常当作新奇事物。例如,在印度,你一定得认识「路霸」也就是四处可见的牛只,任意走动或俯卧在街道和安全岛上,没人驱赶;再如,即使在40度的高温下,人们仍能在路边摊喝上一小杯滚烫的马萨拉茶(Masala chai, 印度传统茶饮),这些场景都令人印象深刻。
随着时间轴的转动,不再只是走马看花,必然的要更深入当地的生活,进行更深层的交流。伴随着新鲜感逐步递减,发现到从生活习惯、管理思维与模式,解读与处理事件的逻辑等,确实存在着不小的差异。
二、文化冲击期
我们往往会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不同文化的行事方式,这也导致无法掌握工作的步调和专案的节奏。再加上还需适应对方的语调与极快语速的沟通方式,一面承受高层的压力催促,另一面却得面对合作伙伴承诺屡次落空的现实,品质意识薄弱、作业员素养不足,各种问题接踵而来。
面对这样的状况,工作毫无着力点,专业难以发挥,无力感和无止境的等待不断累积,陷入如何突破困境的苦恼中。
三、调适期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挣扎、沉思与反省,从不愿意认清并接受现实,到愿意去了解与包容对方,觉察到唯有放下执念,甩开既有文化的纠缠,敞开胸怀拥抱不同的文化,建立关系扩展朋友圈,才有机会慢慢建立互信的基础。
仔细观察他们的管理模式,发现一味的要求并非有效方法,于是主动与对方高层沟通,建立共同目标,适时扮演企业教练,激励团队士气。随着合作氛围逐渐形成,彼此的互动变得更为热络,对方也开始主动讨论问题解决方案,生产节拍也从混乱到平顺,整体的品质与产能有了显著提升。
四、精熟期
从自以为是的自信,到深受打击,经历一段阵痛期,然后有了:喔~原来如此的觉悟,开始了解与适应当地文化,让你不再焦虑如何面对文化上的差异带来的冲突,一旦掌握了沟通的眉角,团队的专业得以充分发挥,便能逐渐胜任与完成任务。
当你用「理所当然」的观念和做法,对应另一个文化中的族群,却发现对方「不以为然」甚至觉得你小题大做;或者你对他们的言行感到匪夷所思时,或许他们歪着头,以狐疑的眼神看着你,心里纳闷着:「你们不是这样吗?」
既有的养成教育让我们早已习惯于自身文化,因为没有对比,就感受不到差异的存在,更难以想像竟然还会有别的文化,正以全然不同的思考模式以及态度行事,你得要先抛开原有的束缚,才有机会跨越那道无形的文化藩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