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制造浪潮起 解决方案商新契机

背景图片图/本报资料照片中新社美联社

背景图片图/本报资料照片、中新社、美联社

背景图片图/本报资料照片、中新社、美联社

全球前五大制造业国家概况

美中政治角力持续,直接挑战全球供应链生产布局,对国际既有分工型态带来改变,加上现今消费型态改变与疫情影响,使制造业者在生产制造上面临诸多挑战。因此透过智慧科技导入制造环节,提升内外部突发状况之应变能力,俨然已成为业者关注之议题,也进一步带动智慧制造商机的成长。

若以「解决方案商角度」针对我国与全球前五大规模制造业国家进行观察,可发现各国制造业者组成结构皆以中小型制造业为主,家数比重皆达八成以上,但若以产值来看,家数占比较多的中小型制造业,产值仅约各国总体27%~46%。也因家数较多,而产值相对较小的状况下,使个别中小制造业在资本支出规模有所限制,进而在解决方案导入上与大型制造业呈现不同选择。

不同规模 不同选择

现阶段观察,大型制造业者大多采用大厂服务或自行开发解决方案,并以部分整段产线试验导入为主。中小制造业者则因规模限制,仍普遍面临老旧设备升级议题,或仅能以低成本单点解决方案导入为首要考量

归纳现今各制造环节之「应用缺口」,在机器运作端部分,上下料与仓储搬运环节,仍普遍面临在「复杂多变」的场域环境下,较难将机器手臂结合视觉系统执行自主随机分辨与抓取物件;或是无人搬运车在自主导航,以及和既有制造、厂务系统间之整合协调难度较高等问题。

在机械制造加工环节,则是因新旧机台并用所造成之沟通协调问题,抑或是因产出数据无法被有效「撷取」、「定义」,导致无法针对机台运作效能进行即时预应优化;品质检测则面临AOI(Automated Optical Inspection)误杀率过高,或检测执行速度与准确率尚待突破等。

在厂务管理端的部分,主要缺口则在整体生产规划、工厂环境与人员安全等相关应用需求尚待被满足,包括如何在获利最大化前提下,妥善安排生产排程调整产线人员作业方式;或是在人机协作场景愈趋频繁下,保障人员安全并符合ISO规范。甚至在特定产业中,如何针对危险液体、气体(尤其是无色无味)进行侦测预警,以及许多国际品牌厂逐步要求代工厂在制造过程中减少碳足迹之议题,或是盼能减少能源开支等,皆为目前产业界相当关注且尚未被满足之重点

在厂务管理端的边缘运算节点,及内部、外部链之应用缺口,主要来自机器运作端、人员安全与厂务环境各环节,具备「数位化基础」后所衍生之需求。例如在边缘运算部分,即需依照各场景需求执行即时运算处理,同时最佳化其执行效能与硬体资源分配。在内部链部分的需求,主要是为把机器运作与厂务管理端产出之数据进行定义,结合模拟工具执行进一步分析,以利降低企业营运成本。外部链则是基于近来供应链韧性议题所延伸之数据交换需求,进而带动维护数据安全、隐私之运作机制,与底层技术发展

进一步将机、厂、内外部链之各环节应用,依其导入作法与目的类型统整归纳为三大服务类型,分别为「降低门槛」、「持续优化」与「融合创新」。首先在降低门槛部分,主要以非侵入式进行数据撷取,或是无需或仅需少量程式码即可对相关设备进行操作应用,此类型之目的是为降低整体复杂度,为需求端降低导入的时间与成本,并亦能让具领域专业知识人员能透过此应用快速创造价值,为许多发展资源相对受限的中小型制造业提供应用价值。

三大服务 各有商机

第二,在持续优化部分,则是延续先前基础,进一步对「已产出数据」或「已导入应用」持续进行优化与改善。包括持续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针对演算法模型进行更新调整,以达降低整体模型训练时间与误判率、并提高执行准确率等目的。

第三,基于先前「降低门槛」已建构之基础,以及「持续优化」部分对各应用依照需求进行调整改善后。「融合创新」便是借由前述基础将新兴科技与其融合应用,提升整体营运效率,甚至可对此为需求者衍生创新商业模式,进而翻转既有产业运作规则。

观察以上三项服务类型对应的解决方案商,在「降低门槛」与「持续优化」两部分多为国内外「新创业者」在此提供服务,主因在于此类方案,初期需基于产业、场域等特性,提供客制化咨询、验证与导入服务。对大厂而言,在自身人力成本较高,及回收时间较长、投资报酬率不佳等因素,对其来说,若直接投入较不符合成本效益。因此观察大厂多聚焦「发展融合创新应用」,转而透过生态系或伙伴能量,将市场上各类型「已获验证」或「发展成熟」之方案,整合纳入至既有产品组合以发展创新服务。

不论是中小型或大型业者,在本身具备数位化或相关应用基础后,皆会寻求进一步优化的可能。因此,针对此类型方案的方案商来说,建议关注的重点在于,需掌握具代表性之客户,且具高度意愿将其场域提供予方案商,进行「关键可扩散」之应用试炼,而非仅是一次性专案性质的导入。

现阶段观察,特定产业会因同业竞争关系而有机敏资讯外泄顾虑,此类大型业者多透过内部团队自行开发,或搭配新创及其它方案商方案协助优化,且以「一次性专案性质」为主,方案商也较难获得验证机会,将其技术产品化,达快速复制扩散之目的。

建议聚焦「持续优化」类之服务业者,可掌握「其它产业」具代表性业者,并且以让自身技术可在场域取得实证,予以产品化为优先考量,以确保未来可快速复制至其它类似产业。

(本文作者为资策会MIC产业分析师陈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