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卖爱心难经营!企业应认养庇护工场 提升品质创生机

▲庇护工场不应该只卖爱心,而是要培养身障人士能进入一般职场。(图/资料照,示意图,下同)

政治中心/综合报导

庇护工场只能卖爱心?每到年节礼品销售热潮时期,常会看见政府首长名人带着一群障者,盼社会展现爱心,用购买支持身障者;从爱心角度思考庇护工场,一直都是一般人对庇护工场的理解。但庇护工场机制设立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让身障者最终可进入一般就业市场,庇护工场则提供了这些身障者在过渡期间的职能训练

目前台湾的庇护工场大多数不是扮演过渡期间的角色,而是成为中、重度身障者的永久工作场域;但雪上加霜的是,庇护工场的定位在政府劳政体系下被视为企业,应致力于经营管理、推广产品及建立专属品牌

而庇护工场从社会福利单位转换成自负盈亏的企业营利组织,除了要面对原本中、重身障者沈重的职业训练,更要兼顾市场与行销推广的责任。但在原本社工人力有限、行销资源与人才不足的状况下,经营缺乏专业、产品无法创新;面对年年亏损的压力,最后只能操作爱心,成了每家庇护工场最深的无力感。

为了解民众购买庇护工场商品消费行为,长期关注社会各项公益议题左脑创意行销公司针对庇护工场商品的品牌、品质竞争力、行销等问题,于今年2月22日至3月3日举行网路民调,共回收308份网路问卷,有效样本数为298份。左脑创意行销呼吁,企业、设计师以及行销专业团队主动认养庇护工场营运,一起创造好商品。

根据网路民调,尽管有70.1%受访者知道什么是「庇护工场」、59.4%表示买过庇护工场的商品,但其中,有57.2%表示「只买过一次」,17.9%「买过2次」,买超过3次的更是只有13.2%。也就是说,在购买过庇护工场商品的消费者中,购买超过一次的比例偏低,为31.1%,而在购买过庇护工场商品的受访者,对于品质的反应两极,51.7%认为「很好,喜欢」,认为品质普通或不好有46.9%。

在购买动机方面,则有高达97%受访者表示,购买庇护工场商品的动机是「爱心」及「做好事」。而被问及庇护工场及商品的问题时,重复选项的回答依比例高低依次为「行销手法老旧」(63.2%)、「产品不够市场化」(51.7%)、「公益目的不清楚」(32.1%)、「组织财务不够透明」(28.2%)、「商品包装不佳」(22.5%)、「价格太贵」(19.1%);也有人回答是「负面流言」、「通路太少」。

专题新政府上台第一关!进击的美猪

图集】台猪攻美猪!国民党占立法院杯葛林全

【图集】反美猪呛林全!养猪户强翻闯立院

►►更多政治影音、报导,请锁定【ETtoday筋斗云粉丝团

Live!【ETtoday直播国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