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掌握三大绝招 非隐身战机的歼-10C成功隐形

中国空军大片空天猎》释出歼-10C进行超低空突击训练照片。(图/翻摄自大陆网站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解放军歼-10B、歼-10C这样的三代半非隐形战机,竟也拥有隐身能力。据了解,中国掌握三大绝招,让这两款战机得以全面贯彻隐身设计理念,虽然其效果仍与歼-20这样采用全面匿踪设计的四代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和其它同代机进行空战时,却能大幅度降低敌方雷达截获面积

新浪军事》近日刊登乌龙防务评论指出,实际上歼-10B和歼-10C拥有隐身性能这并不奇怪。资料显示,歼-10B是在2008年12月完成首飞,只比歼-20验证机首时间早了1年多,同时两款战机皆为成飞所设计,很可能共用部分隐身设计概念

文章表示,根据各国权威研究发现,作战飞机头部方向上的雷达散射源主要集中在3个地方。首先是进气道涡扇发动机叶片暴露在外,会显著增加本机的RCS(雷达散射面积)值,第二是雷达罩内的雷达天线,第三则是战机座舱。而歼-10B和歼-10C正是围绕这三大雷达散射源做出隐身设计。

▼中国歼-10B战机。(图/翻摄自中国军网

至于采用何种方式实现隐身效果,首先第一个做法就是使用DSI「蚌式」进气道。文章分析,这种进气道最大好处是取消附面层隔道,降低数百公斤重量,同时其鼓包正好对发动机风扇叶片产生遮蔽,在歼-10不大的机身中巧妙发挥隐形战机S形进气道的作用。

另外,座舱采镀膜玻璃舱盖,来抑制座舱形成的雷达反射,并采用相控阵雷达,这种雷达本身就属于低可截获(LO)雷达。最后在鸭翼的部分可以发现,歼-10A有一个电子战鼓包位在座舱侧下方,歼-10B和歼-10C则改为三角形,位置在鸭翼前方,这对鸭翼偏转时产生了很好的遮蔽作用。

▼解放军首款隐身战机歼-20。(图/翻摄自中国军网)

香港军事分析家梁国梁也曾指出,歼-10C具匿踪能力,而其匿踪设计却与现有的匿踪战机不同,为大陆方面首次试用。他进一步说明,该机的匿踪设计中,机壳可以让雷达波进入机体,雷达波进入机体后,由机内组件吸收及消耗雷达波,令其无法折射回去。

大陆军事专家卫东表示,歼-10C虽然做了隐身处理,但与美国F-35等匿踪飞机毕竟存在代差,其隐身性能肯定不能与其抗衡。但如果歼-10C与F-35空中正面格斗,该机的空中机动性能和远距离打击能力,并不会与F-35存在很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