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海铁联运」 台湾货「坐火车」15天抵欧洲

中欧班列。(图/CFP)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过去「台湾制造」的产品如果要运往欧洲,除了透过耗时45天的海运外,只有高成本空运一带一路的「中欧班列」开通后,最快只要15天就能把台湾的产品经铁路「驶」进欧陆,不少台商对此便捷的方式相当感兴趣。主要生产液晶荧幕冠捷科技,以及各类电脑平板手机轻工业产品也可以横跨亚欧大陆,在欧洲市场出售

2011年,重庆首开到德国钢铁城市杜伊斯堡的「中欧班列」,直到现在已经有超过4,000个班列,长度超过1万公里,目前在大陆发车包括重庆、合肥苏州成都武汉浙江郑州等共27个城市,直达欧陆28个城市,共51条路线

▼中欧班列规划图。(图/翻摄自中国国家发改委)

台湾的货物首先经「小三通」到厦门海沧保税港区,从厦门出发的中欧班列,最少只需15天就能抵达欧洲各国,就连来自越南货品也经这条物流路线销往欧洲。中欧班列透过「海铁联运」,不仅串连大陆东南沿海、中西部及港澳台还把东协十国中亚地区与欧洲相连在一起。日后大陆完成以高速铁路取代传统铁路,运输时间会进一步减少,有望把这条运输路径打造成除了空运、海运外的「第三条路」。

中欧班列不只延伸到亚欧大陆,还能穿越英吉利海峡,抵达伦敦。2017年元旦从浙江义乌首发,满载34个车厢行经1.2万公里、历时18天、穿越9个国家。但从伦敦首发回到义乌的班列却等到了4月10日才成行,同时点出了中欧班列发展初期的「非双向问题

目前,中欧班列仍处于发展初期,还有众多问题需要改善,包括东西两岸供需无法平衡、通关便利化提升、沿线基础设施及配套仍待改善等等。

另外,中欧班列三个主要通路,无论走哪一条路径,北京都必须维持其和莫斯科间的良好关系,才能维系「一带一路」的发展;中欧班列途中「搭便车」的中、西亚各国,则会在发展和欧洲贸易时,自然和中国成为「生命共同体」,和中国加强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