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TW/海外并购潮 台湾何以置身事外

文/曹正仁

全球掀起企业并购潮,美国跟日本企业都积极透过廉价资本从事并购活动,而在「2020」中国制造的政策推动下,大陆企业近几年也透过并购或是跨国企业合作案强化企业本身竞争力,为了下次产业转型做好准备及布局

遗憾的是,作为外向型经济体,台湾企业并未乘势搭上这波全球产业整并大潮。根据统计,2015年全球企业并购件数达到61,271件,并购金额超过43,230亿美元。然而,台湾所涉及的并购仅86 件,金额则是166.6亿美元。台湾仿佛自外于这场全球企业并购大潮。

海外并购 台企兴趣缺缺

据统计,2013年至2015年间,台湾企业并购虽急速成长,但细究成因可发现,台籍企业对海内外的并购在整体并购组成中的比例持续下滑;相对的,外企并购台企的比例则大幅攀升。这意味着外企一方面透过并购以取得台湾具有价值的投资标的,另一方面也积极主导台湾产业结构的重组。长此以往,台湾企业在工业3.0阶段透过生产管理优势在全球价值链中建立的话语权将损失殆尽。

从统计数据来看,相较于国际热衷透过并购来强化企业体质,台湾企业不仅缺乏意愿,也未展现出扩张的野心。自2011年至今,台湾的并购案虽然呈现倍数性成长,但最显著的成长点是外企并购台企。而在企业国内并购以及企业海外并购这两块最能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领域,台湾在2011年至2015年间并未出现较为显著的成长。

2016年8月,经中国商务部反垄断局批准后,鸿海最终以3,890亿日圆收购了夏普(Sharp)66%的股权,顺势取得夏普的经营权,这是台湾企业最大宗的海外并购纪录。在台湾代工业龙头鸿海积极透过向上游整并的方式来提高其产业毛利的同时,其他的台湾业者却迟迟未加入这波跨国并购大潮的行列之中。并购意愿低落的结果,将使得台湾企业在新一轮产业结构重塑过程中丧失既有话语位置。

近年,台湾资本市场上存在严重动能不足;此外,政府开征证券所得税更让原本动能不足的台股成交量下滑。股价低迷导致企业资金筹措能力受阻,连带影响业者推动并购的意愿,也使台湾市场被私募基金(PE)形容为「一滩死水」。2008 年,在金融海啸过后,台湾企业海外并购金额来到波段低谷,全年仅1.87亿美元。这些年来,企业进行并购意愿虽然有所增加,资金动能仍旧不足,连带导致台湾企业界难以出现撼动产业格局的大型并购案。

除了企业资金筹措能力不足,政府缺乏完整的产业政策论述,连带导致企业难以「集气合力」,方向不清更让企业陷入「以静制动」的消极情境之中。

作为台湾经济的顶梁柱,制造业靠着生产管理优势在全球价值链中据有关键地位,并在国际大厂供应链中扮演起中下游代工角色。然而,面对红色供应链的崛起,台湾企业虽提出「差异化生产」作为「以小搏大」的对策,借以延续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但在陆企以「市场准入」为诱因,在国际间大肆收购上游企业以改变产业格局的同时,身处产业中下游且被迫「单打独斗」的台湾代工企业,须思考所谓「差异化生产」这种战术思维的转换,能否抵挡整个产业格局变动这种战略环境变化的影响。

外部竞争日益加剧之际,外企、陆企借资本优势,纷纷来台收购估值偏低的投资标的,一方面意味着台湾企业在全球竞争之中处于被动位置;另方面意味着企业缺乏并购策略的后果,就是成为被并购对象。

金融并购 选错方向

近期,美光(Micron)宣布以新台币1,300亿元收购台塑集团旗下的华亚科;此外,今年6月,荷兰半导体设备大厂艾司摩尔(ASML)也宣布以新台币1,000亿元的价格买下台股股后汉微科技。外国企业以低于估值的价格买下台湾辛苦培育出来的科技企业,不仅是台湾的损失,在这一轮产业整并过程中,台湾政府未来对于产业规划的主导权也将随之烟消云散。

值得留意的是,在制造业、科技业无意推动海外并购的情况下,金融业反倒成了台企海外并购急先锋。根据统计,2015年台企海外并购前十大交易案中,金融业占了六起,可见金融业已成为台企海外并购的主力。

马英九当政期间,金管会积极推动金融业打「亚洲杯」,透过鼓励金融业整并来强化自身体质;另方面,随着金融业体质好转,透过强化在亚洲区域布局,可为当地台商就近提供金融相关服务。在台湾,过度宽松的执照审批使市场上充斥着一批「营养不良」的金融机构,金融业也因此陷入恐怖平衡。在市场缺乏成长动能情况下,政府勾勒了美丽的愿景引导业者前往「新大陆」开疆辟土。

然而,缺乏章法的海外并购未必能为台湾金融业的重生提供养分。相较于中小型制造业具有并购规模较小、实质效益显著的特性,金融业并购经常存在并购规模巨大,但实质效益不佳的问题。

此外,当台湾金融业竭力地透过并购传统线下通路来打「亚洲杯」的同时,对手则是通过布局金融科技(FinTech),开展下一阶段行业竞争。换言之,台湾金融业的经营思维仍未脱离传统「银行」的概念,对于「亚洲杯」的想像仍然停留在就近服务台商资金需求,而不是透过技术创新来拓展更大的消费市场潜能。

从现实看,金管会鼓励企业打「亚洲杯」立意是良善的。然而,在企业先天体质不良且内功不扎实的情况下,贸然鼓动业者到海外「试身手」,到头来反倒会得不偿失。此外,政府缺乏相关政策引导措施,而企业对于新一轮产业布局兴趣缺缺,都将给转型过程中的台湾经济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如何因应这股产业格局变动,考验着蔡英文政府的智慧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