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TW/台湾自制潜舰 当以澳洲经历为鉴

文/陈宗逸 图/多维TW提供

以蔡英文总统在高雄左营海军基地水星码头亲眼见证台湾海军、中科院台船三方签署潜舰自制备忘录为标志,相隔16年,台湾的自制潜舰计划于此时又再度上路启程。蔡英文发表一篇代表「爱拚才会赢」的演说,身旁中科院副院长杲中兴则信誓旦旦开出「8年后自制潜舰下水、10年后成军服役」的支票。

按照国防部公告「潜舰国造第一阶段合约设计」,在2015年底进行公开招标选商,由台船公司得标负责设计与建造,号称在2024年完成第一艘自制潜舰。估计2016年到2019年完成潜舰外型设计,用5年时间建造,2024年首艘原型潜舰下水,于2025年正式成军。

自制潜舰 前途未卜

此自制潜舰计划,预计由中山科学研究院负责规划、研制与整合大约10类到12类的「战斗系统装备。无能力自制的「光学潜望镜」、「通信系统」和「声纳系统」等「红区设备」(国际管制的战略性装备),则可透过技术引进或合作方式来解决。自制潜舰的大小约1,200吨到3,000吨间,属中等级吨位潜舰。推估总预算为43亿美元,将先建造4 艘潜舰,平均每艘造价为7.6 亿美元。

此项计划是蔡政府根据台湾前海军司令陈永康的「IDS」(Indigenous Defense Submarine)计划改写而来,看似稳扎稳打合乎逻辑,事实上看好的人不多。中科院原拟合作整合「作战系统」的美商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公司台北办公室,因潜舰案「过度理想化、看不到实际执行可行性」,已经在2017年初撤掉办公室。美方也不解台湾为何在今天还坚持要「自己从零开始设计建造」,而不走其他国家「授权生产」、「应急租借」等常见管道

军方坚持要「自己画图设计建造」,原本寄浓厚希望要和荷兰谈判购回海军剑龙级潜舰(荷兰RSV船厂的旗鱼级潜舰的改良型)的原始施工设计图,希望能够「依样画葫芦」重制,此计划因为荷兰政府拒售此图著作使用权而吹。

台湾挑选此风险最大之路会在短期内失败,也是外界不看好台湾自制潜舰的重要原因。台湾军方访问英国时,英国不但拒绝出售任何潜舰设计图,甚至反过来欢迎台军方来英国「学习怎么设计潜舰」,英国乐意为台湾军方上课。

从零起步 狼狈收场

环顾全球,近年唯一跟台湾一样、从零开始自己打造潜舰的国家,仅澳洲一国。而翻开澳洲30年凄惨的潜舰自制史,足堪台湾好好借镜。回顾历史,澳洲在冷战末期,计划将近岸海军转型为远洋海军,增加其在南中国海等地的战略影响力。从1986年起,澳洲政府遂展开野心勃勃的潜舰自制计划。

由于澳洲没有任何潜舰自制经验,故要求各国投标、共同合作开发设计,在淘汰了美、英、德、法、义等国的著名厂商后,澳洲最终的选择是和瑞典Kockums 船厂合作,以瑞典西哥特兰级(Vastergotland Class)为设计的基础,放大二倍,成为适合远洋作业的3,000吨级传统动力潜舰,并将其命名为柯林斯级(Collins Class)。

由于是纸上设计、全新为澳洲打造的「特规」潜舰,为了让原型舰下水,费用总金额原本估算为38.92亿澳元(以CPI与汇率换算,约合2016年的100.3亿澳元,约70亿美元)。虽耗资颇巨,是澳洲有史以来最大的单一国防建案,但瑞典承诺经由此案,将提供澳洲先进的管理和生产技术,让澳方最终能将潜舰自制率提升到70%。

但1993年,第一艘柯林斯潜舰下水后,立刻发现设计上有严重问题,包括舰上15个燃料箱有严重设计缺失,它们无法进行空燃料箱海水配重作业。而潜舰的大轴轴封设计不良,导致渗漏问题,进而引发螺旋桨推进振动上的损耗。螺旋桨推进器制造品质不良,由手工制作螺旋桨叶之故,铆钉接合误差问题不断发生,螺旋桨材质也过度脆弱。但瑞典厂商不承认是己方问题,且要求澳洲政府,如果要改良螺旋桨,不论更换或改型都侵犯瑞典智慧财产权,必须重订合约且付出高额违约金。

由于问题严重,澳洲政府遂将原本瑞、澳二国合资的国营潜舰公司全部股份买下,成为澳洲独资公司,拖到2000年才解决与瑞典之间的商业冲突。

除了前述推进系统、油箱系统设计的缺失外,还包括供电系统设计不良、潜舰噪音大等;瑞典焊接品质有问题,导致舰体有崩溃裂解的危险。因为瑞典擅长小型潜舰设计,故使用了「部分深融焊接」(partial penetration welds)技术。但这种焊接技术并不适用于远洋深海作战潜舰。

由于缺乏经验,澳洲当初与瑞商订定合约时,并未注意到此一细节,造成全部6艘潜舰几乎要「重新打造」,改采以「全深融焊接」(full penetration welds)技术焊接。故首艘柯林斯级下水之后,还未成军就重新补强焊接,直到6艘都服役之后的2010年4月,澳军在进行大修时,依旧发现部分舰身存有焊接瑕疵,有发生溃裂之虞

后续严重问题,包括噪音、配电线路、还有澳洲自信满满的分散式作战系统整合等问题,都成为柯林斯潜舰下水后的烫手山芋。由于1986年与瑞典签约的是澳洲工党政府,柯林斯案遂成压垮工党执政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1993年第一艘柯林斯潜舰服役发现一连串问题开始,澳洲与西方社会大幅报导柯林斯潜舰案,发现计划有许多弊端,导致澳洲工党政府在1996 年的选举大败,结束其长达13年的执政。

经过不断修改、重新设计、重组公司等作为,接替工党的右翼联盟霍华德(John Winston Howard)政府改与美国密切合作,「重新设计」柯林斯潜舰,从里到外翻新设计。到2006年澳美双方的合作大致完成,澳洲为了柯林斯的重新设计,包括重新设计改进外型缺点的美国主导之Fast Track工程,以及解决瑞典、法国等参与国的合约纠纷问题,已超支52亿澳元,花在仅6艘的潜舰身上,加上2006年后至少5阶段改装工程,一路累积到89亿美元,平均每艘潜舰花费15亿美元天价。

从2006年终于顺利成军,不到10年,澳洲已提出汰换柯林斯潜舰的SEA1000 计划,2014年由日本与法国竞争此案,后由法国得标。但法国在得标后,立刻发生泄漏澳洲新潜舰关键技术予外国的弊案,引起轩然大波。澳洲潜舰之路,看似会继续崎岖下去。

澳洲经验 并不乐观

澳洲一艘柯林斯潜舰,花费了15亿美元买来教训。而澳洲是北约成员国,军备采购的管道畅通,集合了美、法、德、瑞、英等国技术,但柯林斯潜舰还是成为澳洲的世纪军火弊案,付出了沉重代价

根据台湾国防部如意算盘,建造一艘潜舰仅需7.6亿美元,先不考虑台湾目前没有任何来自各潜舰先进国的技术资源和咨询,和澳洲相比犹如云泥环境,台湾自制潜舰可以容许如此乐观吗?

日本所建造全球最庞大、最先进的传统动力苍龙级潜舰,平均造价为558亿日圆,远较台湾自制潜舰的单艘造价便宜近一半。虽日本有潜舰制造技术优势,「缴学费」方面不必付出高额代价,但苍龙级潜舰仍是全球最贵的传统动力潜舰。台湾自制潜舰并不具备日本苍龙级潜舰技术优势,造价却高达近两倍。

先不预估台湾可能在自制潜舰上类似于澳洲「缴学费」的损失,事实上,自制潜舰对毫无基础技术的台湾而言,看来依旧是空中楼阁。

从预算来观察,台湾一年国防预算新台币约3,200亿元,不到GDP的2%,与澳洲、英国类似,但台湾和英、澳GDP有差距,且台湾国防预算将60%花在人事预算上(应付终身俸、优惠存款利率,而其他国家国防预算之人事预算平均约占总预算的27%),台湾军事采购与科研投资金额明显偏低。如要花掉一年国防预算的十分之一,取得一艘性能未知、可能还需要东补西改的新潜舰、预算严重超支的状态,代价远非当今台湾国防预算所能承担,将使台湾军事投资严重失衡。

除台湾颇有自信的焊接钢板技术、有很多学费「待缴」外,台湾自制潜舰最重要的「红区装备」,在国际间除了美国外,目前没有其他国家愿意或有能力抗衡中方压力售予台湾。但从2001年美国方面兴致冲冲想积极为台湾筹建8艘潜舰、至今已16年有余。面对台湾政府政治虚耗、加上军方态度消极、处理潜舰案技巧生嫩又傲慢,即使美方想要帮助台湾筹建潜舰,也难以捉摸台湾政府到底在想什么。

以斐做法 值得学习

环顾全球,能够自制战机的国家还颇多,但是能够独立设计制造潜舰的国家屈指可数。潜舰工业是结合造船、航电、射控、电子、光学、材料、动力等领域的整合型综合工业,即使如南韩、土耳其和巴基斯坦等国,想要培养潜舰工业自制的基础,也都是从潜舰大国得到正式授权,由「组装潜舰」开始实地做起,按照步骤付出学费,得到分阶段的经验,才有自己改良、升级的资本。

面对恶劣的军售环境,在1970年代受到国际集体禁运武器和抵制的南非以色列,在处理此情境的方式则颇为灵活多样。南非当年遭到禁运,故改变整体国防战略,将筹建远洋海军的计划搁置,先从建立自己的国防工业开始,海上装备则向处境相同的以色列取经,先从筹建小型近岸巡逻艇开始建立起,而着重在空军、陆军的投资,到1980年代,南非已成为能够出口武器的军火强国。

以色列也是走类似路线,在1970年代石油危机时期,饱受武器禁运之苦,以色列运用走私、商售、转口交换、诈欺等各种手段,在美国暗助下,还是建立起了一支能够称霸地中海、红海的精锐海军;后透过德国的暗助与窃取技术,取得了德国授权自制海豚级潜舰,目前也成为中东地区首屈一指的蓝海海军。以色列的海军建军经验,还传授给新加坡。

总括而论,澳洲花了30年时间,耗资89亿美元打造6艘性能充满争议的潜舰,完整服役不到10年就准备汰换。台湾面对远比澳洲还要恶劣百倍的军购环境,对于自制潜舰有何乐观的本钱?

以色列和南非当年面对国际恶劣的军购环境,仍能以符合自身能力、财力的目标管理方式,完成在国际抵制下的军火自制产业,到今日甚至已成为军火输出大国,其成功的关键,首重在了解自己的实力,依照合理的推理和逻辑建构国防自主的战略,而非为了政治目的而空画大饼,这些才应该是台湾该学习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