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TW/台湾正成为下个乌克兰

俄罗斯乌克兰同时在边境举行军演。(图/路透)

文/刘燕婷

自3月以来的乌东对峙,是乌克兰总统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的一步险棋

为借民族情绪拉抬低迷支持度,并将美欧俄一同拖入缠斗深渊、炒作加入北约的旧议题,泽伦斯基不顾俄乌悬殊的战力差距,持续调动部队于东部前线集结,以挑衅俄罗斯支持的「顿涅茨克」(Donetsk People's Republic)和「卢甘斯克」(Luhansk People's Republic)两共和国,可谓是政治明星光环急速退潮后,铤而走险的典型案例

然而这般如意算盘未竟其功。一来放眼北约,除了美国与土耳其皆曾对乌克兰表示口头支持外,其余诸如德法等欧洲国家,皆强调要循外交峰会解决冲突。纵使近来俄国与西方关系恶劣,双方互相制裁、驱逐外交人员,亦无任何动作是以乌东冲突为名目,西方显然无意陪泽伦斯基玩危险游戏,甚至连演戏都觉得勉强。

二来俄罗斯看似身处被动境地,但眼下乌东两共和国乃是实质独立状态,俄罗斯更已在边境陈兵15万。倘若乌克兰发起攻势,在北约不愿出手的前提下,结果将是乌克兰自取其辱,并加深乌东与俄罗斯的整合力道。故泽伦斯基看似在擦枪走火的边缘来回跳动,实则渐入骑虎难下的窘境,正如此事虽在国际闹得满城风雨,最终也仅能在炒作民族情绪上收效些许,于乌克兰的经济与国际地位皆无实质助益

但如此华而不实的操作,并非泽伦斯基的个人脱序,而是乌克兰行之有年的政坛荒诞。长年以来,乌克兰政治菁英只顾在选票逐鹿江山,在掠夺资源上苦心钻营,对民间的认同裂痕不加以弥合,对改善民生亦是无所用心,甚至为求胜选加码炒作俄乌认同之争,以致国家终日在虚幻的愤怒中迷走,在躁动的民粹中内耗;而与民生相关的基础建设、经济产业政策却是原地空转,并在政治的漫天喧嚣下凋敝枯萎。此般「民主凌驾民生的困境,已让乌克兰在泥淖中浮沉多时,而远在东亚台湾,亦逐渐步上了类似后尘。

「建立国家主体」的根源是夺权

细究乌克兰与台湾的共同困境,根源便是复杂历史衍生的多重文化认同,在政治菁英的有意煽动下,上升成了敌我与国族之争,从而袭夺日常论述空间。

苏联崩解后,乌克兰于1991年独立,但在主权国家的外壳下,裸露着东西两端的巨大裂痕。东方诸如顿涅茨克等地,以东正教、亲俄罗斯与欧亚主义为标竿;西方的利沃夫(Lviv)等区,则以天主教、亲西方与欧洲为立场依归。而乌克兰整体社会,又可归结为「两种语言、三种文化」:人们混用俄语及乌克兰语,文化认同则分别有亲乌克兰的乌克兰人、亲俄罗斯的乌克兰人、亲俄罗斯的俄罗斯人等。

如此结构在后苏联国家并非特例,而乌克兰独立之初,亲欧与亲俄两派尚能共处,彼时总统大选主打议题多为「共产党威胁论」、「红色复仇」等党争论述,虽已渐有负面选战味道,却还未涉国族议题。然而2000年之后,左翼当道的年代远去,政客们终于挑上了民间长年的亲欧与亲俄裂痕,以「形塑乌克兰主体」为由,大行反俄文化政策,同时斗争亲俄派对手。

在政治菁英风行草偃下,民间的分裂愈发严重,以至在2004年总统大选后,爆发了受西方高度赞誉的「橙色革命」:被视作亲俄派的亚努科维奇(Viktor Yanukovych)虽一度胜选,却只能在全国示威压力下,乖乖接受重选命运,最终败给强烈反俄的尤申科(Viktor Yushchenko)。而2014年的亲欧全国暴力示威,更引发俄罗斯以保护海外侨民为由,出兵收回俄罗斯人聚居的克里米亚,乌东的亲俄乌克兰人亦走上武装独立进程,这才会有今日的分裂乌克兰。

而台湾认同的分裂概况虽与乌克兰有异,却流淌着类似的愤怒。早年国民党执政时,教科书虽未有「一边一国」论述,却已在「汉贼不两立」、「国共之争」的框架下,将内战的伤痕制度化。而后伴随民主化进程,民进党等新政治势力崛起,在与国民党夺权的过程中,「台湾人的悲情」成为其主打标语,李登辉的十二年「本土化」、「去中国化」进程,亦成所谓「台湾国族书写」的新主流。

2014年的反服贸运动,便为台湾社会「反中」崛起的经典案例。彼时学生以反黑箱为由占领立法院、进攻行政院,践踏法治与民主,却能获得社会与朝野部分菁英支持,乃是因为人们心知肚明,这是一场赤裸裸的「反中」行动。但凡打出这般旗帜,则所要规则皆要为其让位,正如2004年的乌克兰示威者虽以「选举舞弊」为由反对亚努科维奇胜选,但弥漫在街头的真实烟硝,都是反俄的愤怒般。

当「民主」凌驾民生

而当反俄、反中已成乌克兰与台湾社会主流,政治菁英也只能配合演出,在选票面前屈膝,异见者若非被迫出走,如乌东的亲俄武装,就是被迫调整策略与原地泡沫化,也如国民党的「是否坚持九二共识」之辩,以及新党的路线之争与裂解。

而在认同之争同选战高度挂勾后,便注定了乌克兰与台湾要重复「民主」凌驾民生的恶性循环。首先,乌克兰与台湾的政治菁英屡现玩火行为,置人民性命于不顾。人们总理想性地假设小国能采行避险政策,在强国之间左右逢源,但乌克兰与台湾恰恰是两大反例。在美俄交恶的背景下,乌克兰往往更加反俄,而不会为求平衡而与俄罗斯亲善;正如中美交恶的当口,台湾也往往配合美国起舞,而不会想到对中国伸出橄榄枝。因此会有泽伦斯基对乌东的挑衅,以及台湾在2020年川普(Donald Trump)执政末期,高调配合所谓「刺猬岛」的举措。

其二,在机会成本思维下,政治菁英为求高速汲取最多选票,往往在竞选口号中添加民族主义元素,并会竭尽所能炒作认同议题,以遮掩治理无能的现实;而民众亦受此氛围感染,日益沉溺在认同的虚无之争里,并自绝于真实的国际境况与生活议题。两股脉络互为影响加成,终让所谓「做自己」的励志剧,演成了歇斯底里的集体悲剧

例如尤申科担任总统时,乌克兰贪腐严重、政府濒临破产,其无心改善眼前困境,反而跳针式地重复反俄论述,在各种场合提起1932年至1933年苏联治下的乌克兰大饥荒,并将此事定调为俄罗斯对乌克兰人的种族灭绝,同时要求乌克兰东正教与俄罗斯东正教割袍断义、并将乌克兰语订立为唯一国语等。而乌克兰民生经济就在历任总统的民粹游戏下,沦为一潭无人管顾、寡头横行的腐臭死水。

而如今的台湾政治菁英亦不落其后。除了煽动群众在「二二八」等时分围剿国民党外,便是竭力炮制诸如「红色渗透」等反中论述。在发生台铁出轨案、缺水缺电的民生危机后,如何改革交通与水利、何以调度能源政策与用电当为舆论焦点,但政府选择了追打「海底捞监视录像回传中国」来模糊焦点,并让侧翼炮制「认知作战」、「中国用语侵台」等新话题,企图以反中布幕遮掩治理弊病与己身无能。

乌克兰与台湾虽分属东欧与东亚,却皆被选举催化出了国族与认同之争,以至在反俄、反中的意识形态道路上赤足狂奔,即便民生经济一个已是鲜血淋漓,一个尚是危机四伏,却皆无意停下,宁以「确立国家主体」来饮鸩止渴,也不愿跳出幻梦务实治理。说到底,菁英恋栈权位、民众沉溺认同话语,共同促成了台湾与乌克兰的悲剧,只是一个已经发生,一个尚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