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TW/川普军火卖到家 台湾如何抗压?
文/陈宗逸 图/多维TW提供
于10月31日结束的「台美国防工业会议」(Taiwan Business Council),包括美国国防部负责亚太地区助理副部长海大卫(David Helvey)和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莫健(James Moriarty),都在最后的闭门演说发表强硬谈话。其中,莫健更把话讲白,认为「台湾国防预算完全无法跟上国际情势的急剧变化,台湾必须面对这些迫切危机。美国乐见蔡政府提高明年度国防预算经费,这样的方向是正确的,希望台湾立法院能够支持,展现出台湾有这样需求决心,为自身防卫尽更大心力。美方理解台湾目前正在进行的全募兵制与武器自制计划所产生的费用,但美方没有看到台湾有针对潜舰这项重大计划编列任何特别预算。」此话一出,当下震撼台湾国安高层,因为美国方面终于对蔡英文政府发展国防是否「展现更多诚意」、也就是「Show Me the Money」的动作不干脆,感到不耐。在复杂的中美对抗架构下,蔡政府对美国「压力」恐会难以因应。
日、英皆屈服压力
事实上,近期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环球倾销美国军火,采取积极、压迫的态度,利用美国强大的政军商业压力,已迫使日本、澳洲、英国相继成为「要即刻积极表现采购诚意」的国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不仅让日本2019年度防卫预算首度超过GDP的1%,规模超过一直以来的400亿美元,且在《四年期防卫大纲》中,阐述日本「将引进美商技术共同开发『先进版F-22』重型战机」。这是日本在1990年代被迫接受美国F-16战机案被讥讽为「平成零战」(F-2支援战机)后,再度被美国军售压力所迫,又一次让自主开发战机计划「转弯」的惨例。不仅如此,日本也在《防卫大纲》中,被迫购买价格昂贵、即将被美国海军舍弃的「近岸战斗舰」(LCS),这笔交易会严重影响日本海上自卫队造舰的预算和运用空间。
脱欧之后财政陷入困境的英国,除了在财政拮据下先操作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35B战机、放缓英国自己订购同型战机采购速度外,也被迫与日本共同分担「日英版的F-22」战机研发费用。由于美国空军自身的F-22A产线结束,但数量不足以同时应付西太平洋与东欧、北欧的战备压力,且妥善率低,故美国空军一直想要重开生产线,搭配上最先进的电脑、雷达和操作系统。只是囿于要价高昂,一直搁置。如今在川普全球推销军火的强大压力下,日、英首当其冲,被迫赞助重开生产线的预算。对美国而言,这对其单极战略以及国内军工复合体利益而言,可谓双赢。
澳洲、纽西兰与加拿大也相继沦陷。这些国家原本打算自制的神盾级巡防舰,选用英、澳自制的相位阵列雷达等自主计划,也在美国压力下一夕生变。如今,美国强调与英、澳、加、纽成立所谓「五眼联盟」(FVEY),在情报交换、军事合作方面成为更紧密、一呼即来的核心伙伴。故澳、纽、加的下一代巡防舰计划,全部和英国采用同一船型,且全套战斗系统和雷达都用美国货,以此展现「紧密的情报分享和战场资讯共用」等联盟价值。
其中「不能明说」的关键所在,是美国成功垄断了各国下一代海军主力战斗系统市场,经费上千亿美元。而不属于「五眼同盟」的日本,即使自己也开发了神盾雷达系统,还是必须使用由日本帮忙出钱、美国主导的最新式神盾雷达以及海上反飞弹系统。此研发计划也是以百亿美元计价的,光是购买新式反飞弹系统,就高达十数亿美元。
法、德抗拒压力
因为川普环球倾销军火的动作与压力太大,加上其在经贸领域的「美国优先」主张,欧洲对此已出现反弹声浪。主要以法国总统马克宏(Emmanuel Macron)和德国总理梅克尔(Angela Merkel)为首的「泛欧主义」者为中心,为抵御川普倾销压力,反对美国主导的单极主义可能令战争风险波及欧陆,故以往的「欧洲联军」提议又被翻出。梅克尔表示:「欧洲必须将命运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朝着『欧洲安全理事会』方案前进,有朝一日打造『真正的欧洲军』。」马克宏甚至进一步表明,「欧洲联军」目的就是为了「抵抗美、中、俄等强权」。
此语让在一年前曾发信斥责北约诸领袖「不愿意承担更多责任(增加国防预算)」的川普怒不可遏。原因在于法、德都拥有相对独立的军工产业,且准备合作进行下一代战机、战舰与潜舰甚至主力战车的合作,并不愿意单纯购买美制武器。
台湾要走哪条路?
面对美国要求台湾「Show Me the Money」的压力,台湾要如何自处?台湾2019年度国防预算已编列新台币3,400余亿(约100亿美元),占年度GDP的2.16%,虽已创下历年军购预算新纪录,依然得到莫健一句「台湾国防预算完全无法跟上国际情势的急遽变化,台湾必须面对这些迫切危机」的冷语。
其实早在今年5月,台美在高雄举办「国防工业论坛」时,蔡英文除公开接见美国军火商代表外,还私下派国安会高层挑明问美方:「台湾究竟要花多少钱买武器,才能够让美国认为台湾有『防御自己的决心』?」被美方一句:「台湾不是什么武器都要自制吗?」冷言所阻,尴尬下不了了之。从中可窥见美方对蔡英文政府温吞因应军购的不耐,也顺势点出了台湾国防采购的关键问题——台湾没有能力自制所有主力武器,还须依靠美国技术。一旦美国冷漠以待,蔡政府一连串「国×国造」的自主国防计划,都将沦为空话一场。
依照台美间的海外军售(FMS)默契,一旦美国要循此正式管道卖武器给台湾,还牵涉到必须对台湾方面提供互惠——台湾必须有一个计算复杂的比例数字,转销武器零组件至美方,以达到「互惠」目的。但以当前美国武器性能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台湾实在没有能力提供太多零组件给美方,这也造成了美国对台正式军售的障碍。故美方亟欲用较为灵活的商售、租借等方式,快速倾销军火给台湾。而蔡英文政府的温吞,在于坚持采用正式的海外军售管道并坚持舰机自制。但在全球格局逐渐向多极演进、美中对抗的军事压力已到台湾门口的当下,台湾还有向美国讨价还价的能力吗?
长年以来,台湾是接受美国军火倾销的大户,平均排名全球第七,每年消费在14亿美元左右。习惯「狮子大开口」的商人川普显然还不满意,故在可见的未来,台湾国防预算在美国的压力下被要求涨到GDP的3%也不无可能。台海局势紧张、台湾内部产业依靠国防转型的需求和美国的倾销压力,在在考验着蔡英文政府的智慧。台湾会不会像英国、日本一样,被川普政府藉军售施压敲骨吸髓,并废掉自身的武器研制计划,相信答案很快就会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