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争海权连海底地形都抢着命名 政治性过强的不受理
▲中国航母「辽宁舰」25日驶过日本宫古海峡及我国东部外海,台、日都高度警戒。
中国与日本经常争夺海洋资源与权益,没想到这样的竞争也进展到海底地形的命名,近日中国正在日本专属经济区周边等地进行海底地形调查,并于去年向国际航道测量组织的下属组织,提交多达50项以中文名命名的海底地名申请,被质疑是为了加快对海底争夺。
综合外媒报导,国际海底地名分委会上月21日发表最新报告,内容为2016年各国申请状况和注册结果,其中中国国家海洋局去年提交了50个以中文名命名的申请,是前年的2倍多,其中也有16件获受理,而另外34件则没有受理中国的部分命名地点「紧贴日本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日本则是23件,但日方认为中国的部分命名地点「紧贴日本大陆架和专经济区」,担心中国可能以此作为否定日本大陆架主张的证据。
由于中国进行命名申请的海域多位于公海,原则上调查和命名都是自由的,海底地形的命名亦被指与国家无关,权利属于发现者,其前提是用于学术工作,国际海底地名分委会规定,不受理政治上敏感的命名申请,因此日方也相当关注中国的动向,就有日本研究者指出,中国进行调查活动和申请命名的地点,设定在最大限度接近日本专属经济区和申请延长大陆架海域的位置,「这让人感觉中国是有意为之」。
▼中国渔船经常闯钓鱼台,日本每次都会密集监控。(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中国「向阳红14号」海洋科考船在对西太平洋海底热液区进行考察,将新探明的八座海山取名为加利、佳阳、南华、屏风、奇莱、塔关、向阳、伊泽,其中佳阳和伊泽处于日本主张的延伸大陆架内,加利、屏风和向阳正好处于边缘外侧,因此本次这八件申请因「政治上较敏感」,并未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