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渡海传灯 齐邦媛教授三不朽

中国时报社论

作家齐邦媛以101岁高龄辞世,台湾文化界同感哀悼与怀念,追忆她生前事迹的文章不断,无不赞扬她的高风亮节、教学成就、台湾文学翻译之功,以及写下《巨流河》的深远影响。古人曾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说,齐邦媛教授确实当之无愧。

推动台湾文学走向国际

齐邦媛教授生于辽宁,在1947年大学毕业后即到台大担任助教,后随丈夫迁居台中,任教于台中一中,其后出国进修,任教中兴大学,创办外文系,再至台大任教,一生作育英才无数,许多知名作家都是她门下的弟子。这是齐教授「立德」的典范。

在教书之外,齐邦媛教授推动当代台湾文学作品的英译。她出任国立编译馆人文社会组主任期间,推动《中国现代文学选集》的英译,此书收集了1949年至1974年台湾的诗、散文、小说等代表性作品,在华盛顿大学出版。台湾文学走向英美学界,成为研究的主题,是由她的创举开始的。她也参加中华民国笔会,代表台湾参加国际笔会,同时几度到欧美大学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对推广台湾当代文学创作起了莫大的作用。

后来她也与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合作,推动系列台湾小说的英译计划,包括黄春明《苹果的滋味》、李乔《寒夜三部曲》、郑清文《三脚马》、王祯和《玫瑰玫瑰我爱你》等,透过她的努力,让当代台湾文学进入欧美文学研究的视野。

此外在国立编译馆期间,她推动国语文课本的改革,将过度政治化的内容减少,改为当代的创作。黄春明的小说〈鱼〉即是因她的主张力荐,才得以入选,其后诸多当代文学作品始得进入课本。齐邦媛可说是课本改革的创始者,在戒严时代,这是革命性的创举。而在1998年,她公开呼吁「国家文学馆」必须单独设馆,给文学一个「家」,更是开创性的倡议。可以说是台湾文学馆的催生者。

推动台湾文学走向国际,对保守的课本进行改革,推动台湾文学馆,这都是齐邦媛教授不可磨灭的「立功」。

最重要的是齐教授在退休后,决定到长庚养生村居住,开始写作《巨流河》。这是一部描写中国近代史百年沧桑的巨作,从父亲齐世英到德国留学,在东北参加郭松龄倒戈张作霖革命失败,全家流亡的生活开始写起。她的童年到青少年岁月贯穿抗战大历史,她和飞官张大飞的爱情故事更是大时代的典型。该书在大陆出版后引起很大回响,书中对二战前后中国局势的回顾与战后政府来台的经验,不只留下了两岸交融的历史,更为传统文化的渡海做了第一手的描述。

创作经典巨作留下见证

书中更叙述来台后,她所交往的父辈与学界,迁台后怀着孤臣孽子之心,再无死所的忧患意识,为建设台湾而奉献生命。《巨流河》一书不只「留住了一段记忆、留存了一种情怀」,更为两岸留下了历史纪录。她为推动台湾文学走向世界而努力一生。在缺乏尊严的流亡生活中,她许愿「人能世世代代优雅地活着」。直到退休后,仍笔耕不辍,为流离漂泊一生的世代留下最真实的见证。而《巨流河》一书更成为文学经典。

受到各界敬重的齐邦媛教授一生谦冲自持,有为有守。曾有学界建议政府要为她留下旧宿舍以为文学纪念馆,被她一口拒绝,声言绝不作立馆立碑之事。她甚至曾拒绝某些奖项,只因对文化的信念不同。在长庚养生村的最后岁月,疫情的封闭中,她依旧读书写作,为抗战史写序言,为朋友的书写读后的笔记,给予观念的提点、重要的建言。她毕生热心于文学,因为她认为文学「可以带给人们优雅的力量」。

作家杨渡曾写过〈1949渡海传灯人〉,述说苦难的年代,有30几万知识分子在内战烽火中来到台湾,当时并无高等学府可以教学就业,遂走向各地民间的中小学,高成低就,奉献给最基础的教育,为战后的台湾文化打下根基,培养了新一代的文化人。齐邦媛教授正是这样的典范。

她流离半生,却把最好的、最后的岁月留给台湾,留下教学育人的「立德」,推动台湾文学译述、课本改革的「立功」,更留下宝贵的文学经典《巨流河》,成为不朽的「立言」之作。她的生命,她温厚持守的信念,已成为永恒的提灯,留给后世一个指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