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零核时代 让人民用肺发电

中国时报社论

进入2025年,民进党的非核家园即将实现。在核三厂2号机于5月17日正式进入除役程序后,台湾就会进入「零核时代」,在绿能进度严重落后下,可以想像,赖清德政府只能更加仰赖化石燃料,因而不得不加大对天然气的采购量,台湾势必成为国际天然气大厂争取商机的对象。

国际出现核电复兴浪潮

另一方面,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还有不到两周就要上任,然而,在他正式上台前,商业游说或施压就已展开。共和党阿拉斯加州联邦参议员苏利文公开表示,他的团队将很快与台湾讨论进口液态天然气(LNG)事宜。如果赖清德政府确定这项合作,将是继2018年蔡英文政府时期与美国德州Cheniere公司签约,每年采购200万吨LNG、总计250亿美元(约合8100亿元新台币)的超级大约,看样子赖政府应该是拒绝不了。

在2024年「联合国气候变迁大会」(COP29)上,白宫气候顾问柴迪表明,核能是面对气候变迁挑战不可缺少的净零工具。事实上,国际早已明确出现核电复兴的浪潮,俄乌战争更进一步加速了这个趋势。根据美国核管会最新资料,核电占比为20%;丹麦议会在2022年通过决议,支持进行小型模组化反应炉的试点研究;瑞典2023年通过未来20年内新建10座常规核反应炉;挪威正在规画SMR小型核电厂,目标是利用核电取代所有的化石能源;原订2025年要废核的比利时,已宣布将废核进程延长10年。

日本在2024年12月最新公布的《能源基本计划修正案》中,订定2040年时核电应占20%的目标,此外在去年10月重启位于311灾区的女川核电厂,以确保在寒冬有稳定的电力供应;韩国也决定积极活用核电,并且让10部老旧核电机组陆续进入延役程序。连最反核的北欧国家都已经或准备开发核电,能源98%依赖进口的台湾竟然一马当先且独占鳌头担任全球非核旗手,这是艺高人胆大还是不知死活?其实国际早已给出了答案。

例如「标普全球评级」的报告指出,「台湾电力短缺可能会限制台积电在台湾的晶片产能扩张幅度」,无怪乎在与行政院长卓荣泰的内阁团队进行闭门早餐会中,工商协进会表达非常担心未来会有缺电的问题,协进会成员92%同意「核绿共存」,认为核电不但可以协助稳定供电,也有利于对抗地球暖化气候变迁。

台湾电力政策高碳排问题非常严重。美国知名能源智库Ember发布调查资料显示,2023-2024年台湾低碳电力占比仅17.3%,全球排名第135名,排碳系数全球排名第156名,这两项指标都是敬陪末座,而且随着2025年全面停用核电,火电比例增高,台湾的碳排肯定还会增加。

台湾低碳电力敬陪末座

Ember给台湾的建议是「扩大核能和风力发电的比例」。然而,风电的部分台湾非不为也乃不能也,核电则是非不能也乃不为也。行政院已发布2025年电力配比规画,其中绿电占比将从现行的10%提高为16%,其他84%全部是火力发电。从蔡政府到赖政府,风电装置搞得天怒人怨,台湾风电还能怎么高速成长?经济部预估未来10年用电年均成长2.8%,卓荣泰表示,将透过「新机组建设」、「电网更新建设」以及「储能系统建设」3招确保供电稳定。

储能系统可以弥补再生能源的波动性与不稳定性,在台湾能源转型过程中,确实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近来国内储能案场出现严重的退场潮,东钢、北基、嘉泥等储能计划已陆续喊停,理由是绿能建置慢造成储能投资供过于求。至于新机组建设与电网更新建设,这两项也都有进度落后的问题;卓揆的3大法宝无一可信。

民进党政府一边停核电、一边花大钱签约买天然气,但接气站建设来不及,绿电把台湾搞得山河破碎不够用;工商界喊破喉咙核电不可全废,没用!国际专家、媒体苦口婆心劝戒去核不可行,没用!总统和阁揆除了像天天念经重申台湾不缺电,还有什么作为?有句话说:「错误的决策比贪污更可怕!」民进党的电力政策却是两者兼具,再不回头,只会令台湾沉沦、无药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