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全球化逆转是动摇国本的危机

中国时报社论

台积电会不会变成「美积电」?台湾半导体产业是否会「去台化」?已成为绿蓝两个政治同温层相互攻击的口水话题,民进党政府乘势把这种忧心定位为中共的「认知战」,一概否定其正当性。就事论事,「美积电」与「去台化」的论点确有过度衍伸之处,但不能否定台积电带领周边产业到美国设厂,是全球化逆转与台湾地缘政治处境恶化的结果,是台湾40年来所未有的大变局,历史性的挑战需要历史性的眼光研判与决断。

赴美设厂 不具竞争优势

过去40年,台湾受惠于经济全球化与「美中友好」的地缘政治格局,在国家遭到退出联合国与台美断交双重冲击,陷于风雨飘摇危境之际,却能展现强大的韧性,先创造了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奇迹,又创造了宁静革命的政治奇迹。延续至今,台湾GDP排名世界第21、依购买力平价计算为第19名,人均GDP排名第26。台湾经济主要依赖出口,出口产品主要为半导体,其中以台积电为龙首,2020年出口值占全球晶圆代工市场之半,全球9成先进半导体由台积电生产,若说台积电兴衰决定台湾的命运,并不为过。

不幸的是,台积电的前景因美国决定重振制造业,并以台积电为撬动现状的杠杆而蒙上阴影。美国要求台积电到美国设厂,台积电原本反应冷淡,正如创办人张忠谋当时所说,美国设厂成本比台湾高5成,根本没有市场竞争力。但美国政府意志坚定,最后台积电不但同意,投资额也由120亿美元增加到400亿美元、生产的晶片由5奈米升级到3奈米。但台积电不是没有怨气,张忠谋在移机典礼说「全球化几乎已死,自由贸易几乎已死」,台积电总裁魏哲家示警「出口管制摧毁了全球化带来的生产力和效率,降低了自由市场带来的好处,国家之间的互信与合作因而减弱。」

美国以逆转全球化为手段重振制造业,台积电并非唯一受害厂商,台湾市值最高的鸿海集团,16日深夜宣布出清旗下工业富联所持有大陆紫光集团全部股票,理由是「投资案程序无法定案,为避免不确定性影响投资布局与资金运用」,决定出脱持股。产业分析师解读,鸿海宁愿承担435亿元的风险,也要撤出紫光投资案,两岸关系与美中角力等地缘政治风险是主要原因。

台海避战 才能创造三赢

台积电与鸿海是台湾出口两大支柱,如今台湾最重要的两家企业同时面临全球化逆转与地缘政治典范转移的冲击。台湾是一个自然资源匮乏、国内总需求不足的海岛型小经济体,经济增长完全依赖出口,全球化与地缘政治结构的改变,将对台湾造成空前的冲击。

70年来,台湾经济受美国治下全球化的庇佑,虽历经60年代前后两次地缘政治的冲击,却能保持稳定成长。过去40年大陆经济崛起,台商大举西进,两岸同文同种的优势让台商占尽便宜,鸿海和台积电乘势扩张,大陆成为台湾最重要的市场,去年包含香港在内,占台湾整体出口值42.3%,出口金额较前年增加24.8%,出口大陆对台湾经济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大陆对台湾经济的重要性、台湾活泼有韧性的企业对世界的贡献,在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于今年7月接受CNN评论节目主持人扎卡利亚专访内容中表露无遗。他认为大陆不会攻打台湾,因为「战争只会为彼此带来灾难,对任何一方都是如此」、「乌克兰战争是lose-lose-lose,大家都是输家,美中台三方应一起当赢家。」

但刘德音太乐观了,3个多月后台积电不但大举投资美国,南京厂扩厂计划也宣布暂停,完全配合美国的策略。而鸿海撤销对紫光的投资,无论是来自台湾方的阻挡,或美方的间接压力,都与美国逆转全球化与急遽升高的地缘政治风险有关。这是一个可能动摇国本的危机,有志2024大位者须有认知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