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从全球化的视野梳理「中国化」纠葛

两岸历经40余年互动往来,仍存在着许多政治纠葛,却又难以断绝经济关系,台湾在面对「中国化」的挑战之下,不论是经济思维抑或是产业策略,都必须从「全球化」的视野加以分析,始能梳理其纠葛。图/新华社

龙年伊始,万象更新,中国大陆两会也将在3月4、5日登场。由于大陆由今年元旦起取消ECFA「早收清单」部分产品关税减让优惠,加上近期「金门事件」横添变数,使得两岸政经关系益趋紧张。因此,大陆两会如何定调台海议题,而台湾总统当选人赖清德又如何因应,各界都高度关切。

尽管赖清德在总统胜选感言中善意表示,在其执政下愿意不卑不亢、维持现状;同时,在对等尊严的前提下,透过交流取代围堵、对话取代对抗,以增进两岸民众福祉,达到和平共荣为目标。然而由于民进党长期将「台独」条款列入党纲,如果赖清德上台后仍延续抗中保台路线,则对岸极可能以台湾迄未改善世贸组织(WTO)所规范的「最惠国待遇原则」,持续对中国2,509品项产品执行进口管制为由,而宣布全面终止ECFA。如此一来,两岸关系恐进一步恶化,企业界的忧心也将成梦魇。

近八年之前,蔡英文总统在就职演说中以「过去的回顾及未来之前瞻」为主轴说明两岸关系发展,其中在经济主张上,除了将马英九政府时期采取的「连结大陆、布局全球」,调整为「朝向全球、走进大陆」之外,最受瞩目的论述莫过,将重新推动过去曾两次铩羽而归的「南向政策」。其最终目的乃是,希望透过加强与东协国家、印度的往来合作,避免过度「西进」,借此分散风险、摆脱对中国经济之依赖。

然而,从过去20余年以来两岸贸易的变化加以观察却又发现,陈水扁、蔡英文政府时期台湾对中国的进、出口成长速度超过马英九政府时期。此一现象,诚如许多学者专家解读指出,民进党政府在政治主张上高喊「抗中」始能「保台」口号,相对在经济上却持续依赖中国,让台湾经济获致相当程度之成长。

此一现象,其实近年以来许多学者专家以国际政治经济理论(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为基础,分析其对国际经济的影响进行解读指出,1990年代之后,随着东西阵营冷战结束,加上新兴市场蓬勃发展,尤其中国经济快速崛起之后,促成全球产业生态重新组合。此一前所未有环境剧变,让台湾面对「中国化」的挑战之下,不论是经济思维抑或是产业策略,都必须从「全球化」的视野加以分析,始能梳理其纠葛。这些关键包括:

首先,在经济思维上必须厘清「全球化」与「中国化」之间的争议。目前蓝绿政党面对两岸经济关系的歧见是,「全球化」过程是否导致陷入「中国化」?亦即两岸经济关系更进一步深化对台湾经济的未来是「利多于弊」,抑或是「弊多于利」?「全球化」与「中国化」之间是相辅相成,抑或是矛盾对立?若没有「中国化」,则台湾经济是否不太可能达到「全球化」?蓝绿政党需要针对其争议谋求共识。

其次,则是在产业策略上必须解决「代工」与「量产」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台湾采取代工出口推动产业发展模式,已达到必须重新调整策略之地步。尤其未来数年之内,台湾产业在外在环境上,将面对更艰巨的挑战,以及迎接前所未有之机会。其中前者系指,如何有效连结中国经济型态升级机会进行全球市场布局;至于后者则是,如何提高竞争优势摆脱来自新兴国家的蚕食。

换句话说,此时此刻在规划产业转型策略上,除了了解掌握所存在的外在环境之外,需要整合内部资源、发挥经济制度优势,同时贴近市场的需求与洞察消费之趋势,并非承袭既有代工与量产,而是持续扩大市场差异与技术领先,让台湾产业面对两岸经济区域倾斜整合的威胁,找出主体性与价值性优势地位。

很显然地,两岸历经40余年互动往来,仍存在着许多政治纠葛,却又难以断绝经济关系。近年以来,尽管部分在陆下游制造台商,因中国经营成本上升而持续转移东协、其他国家或部分迁回台进行生产,然而上游原材料、零组件或部分终端产品需求市场则是选择中国。随着2024年总统大选结束,期待政府未来四年,必须以台湾经济发展为前提,在规划对陆经济政策思维上,切莫陷入「政治」意识型态纠葛,而当以「国际政治经济理论」为基础,或将是化解两岸情结的重要考量,同时是维系台湾命脉之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