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中国式现代化 台海和平新契机

中国时报社论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方针,并上升为「中心任务」。对同属中华民族的台湾而言,「中国现代化」一词耳熟能详,甚至可以说,台湾经验就是中国现代化的典范。习近平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愿景,将为台湾参与大陆现代化过程提供舞台。

台湾可以有贡献

中共二十大报告之所以受到世界高度关注,是因为大陆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未来的政治、经济路线,将深刻牵动地缘政治格局和各国的发展与安全情势。大陆1979年启动改革开放,带动经济起飞,是以美中交好、中共向西方抛出橄榄枝为前提。随着西方政治菁英认定,市场经济红利无法换取中共自由化,美中关系急剧恶化就成为必然。

习近平在二十大重申深化改革开放,展开「中国式现代化」大旗,强调必须坚持中共领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并用「更加成熟、更加定型」8个字描述过去10年加强党政集权的过程。换言之,大陆未来的发展在政治体制上一定与西方偏好的方向南辕北辙,即便「中国式现代化」仍然需要经济建设、吸引外资、巩固外贸与维护和平国际环境,但很难说服西方政治菁英改变对中国大陆的战略认知。

美国拜登政府最新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及杀伤力极强的对陆晶片制裁措施,正代表在西方国家眼中,进入第3任期的习近平将是更大的威胁和挑战。这种不安全感反射回大陆,更会加大对所谓「新型举国体制」的坚持和投入。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提出「制造强国、航天强国、网路强国、数字中国」的目标,无一不围绕高科技竞争,尤其在叙述未来执政路线时,将科教人才部分提升到仅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二位,对台关系仍然放在相对后面的位置。

政纲论述的次序反映习近平对施政优先性、急迫性的思考。北京深知「中国式现代化」首先是物质层面的现代化,意味要掌握最先进的科技和产业。美国对大陆晶片「卡脖子」,目的在确保在人工智慧与超级运算上的优势,核心考量还是防止大陆超高音速武器研发超过美国。大陆本土晶片自给率不足两成,不久前「晶片反腐风暴」更曝露「新型举国体制」的弱点,掌握晶片先进制程技术与人才的台湾,未来的角色更加敏感。

两岸融合赖和平

围绕稀缺资源的分配、争夺和战争,是人类文明史的永恒主题。台海紧张情势在短短几年内飙升,不再只是统独意识形态之争,美国和国际因素的介入也不应以简单的「以台制华」解释,台湾引以为傲的「矽盾」成为各方争夺的稀缺资源,反而变成可能引爆战争的导火线。但不要忘了,台湾之所以能成就「晶片奇迹」,正是凭借中国人传统的智慧、好学、勤劳,以及在西方社会开放交融过程中学到的创新精神、科学知识与运营思维,这不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典范吗?

台湾深度参与中国大陆现代化,早已是既成事实。过去40年赴大陆投资的台商,从传统制造到高科技产业都能与时俱进,创造出两岸共荣大局。即使2016年蔡政府上台,6年来台湾对大陆与香港出口金额持续增加,其中以电机类产品为主,对大陆出口金额占比从56%升至68%,电机类中的积体电路占比由15%增加到56%,足见台商与时俱进的能力,及台湾高科技产业对大陆的重要性。

正如张忠谋的警告「两岸若开战,台积电将被摧毁」,唯有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台湾科技产业才可以与大陆更深度的融合,大陆追求的「中国式现代化」才会更加顺利推进。反之,台海若爆发战争,台湾生灵涂炭,大陆现代化进程也将因而中断,将是中华民族两败俱伤的悲剧。中共二十大报告确立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心任务,对台工作将以此为中心。台湾若能主动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大陆愿意谦虚面对台湾经验,将是中华民族创造富而好礼、强而有信的人类新文明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