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正视季辛吉对台海和平的关切

中国时报社论

被誉为当代「外交教父」的前美国国务卿季辛吉辞世,1971年7月他秘密访问中国大陆,美中关系破冰,各国纷纷转舵背弃中华民国,同年10月联合国通过第2758号「排我纳匪」决议,台湾对外关系全面崩解,进入黑暗期。当时台湾对季辛吉深恶痛绝,但季辛吉一手促成的《上海公报》仍是当前台湾安全的重要基础之一,他生前对台海和平稳定念兹在兹,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上海公报 台湾安全基础

在季辛吉叱咤风云的外交生涯中,最大的遗绪当属促成美中关系正常化,以及身为美中苏三角战略关系设计者,完成「联中制苏」,对建构现代国际体制与世界秩序扮演了积极角色。在美国战略思维、设计与操作中,台湾并非首要目标,却是一个关键因素。季辛吉以美国利益至上的「现实外交」初期确实严重冲击台湾,但也确实创造了台湾过去数十年的稳定与繁荣。

季辛吉的秘密外交促成1972年2月21至28日尼克森总统访中,终结了两国长达25年相互隔绝的历史,尼克森称此访问为「改变世界的一周」,美中双方发表的《上海公报》影响以后美中台三边关系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上海公报》将持续是美中关系的重要文件。拜登政府最近一再重申一中政策,不支持台独,美中负责任共同处理两岸关系,就充分反映了此点。

美国自欧巴马政府在「战略再平衡」指引下逐渐转向亚洲,川普与拜登政府更是扬弃了美国对中国的「接触、合作」策略,改为战略竞争,甚至不惜「脱钩断链」,在强烈反中氛围下,美国更以「台湾牌」抗衡中共,使台海兵凶战危,成为全球最危险地区。台海和平稳定的基础在于一中,美国行政部门的作为与美国国会通过的友台法案,如《台湾政策法案》更是等同事实承认台湾为主权国家,偏离《上海公报》,一中精神已不存在。

半世纪前,季辛吉第一次访问北京与中共总理周恩来谈判时,双方难以克服的障碍就是台湾问题,为了尼克森能顺利访中,季辛吉保证,尼克森会向毛泽东重申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运动,不支持「一个中国、一个台湾」,不支持两个中国。在《上海公报》中,美国认知,「台海两岸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重申对中国人自己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切。

倡导对话 改善中美关系

《上海公报》打开了美中关系大门,也是季辛吉毕生最重要的外交成就之一,但近年来眼看他的「接触、友中」政策遭到否定,美中关系螺旋般下降,台海紧张情势急遽升高,美中冲突似乎难以避免,季辛吉难掩忧虑之心。甚至甘冒与美国主流政治唱反调的风险,他利用各种国际论坛与媒体访问强调,中国是在寻求安全,而不是要统治世界,为避免与中国开战,美国需要克制盲目对抗,转而寻求对话。

季辛吉今年5月接受《华尔街日报》访问时表示,当前世界失序,台湾问题「除了交给时间外,别无他解」。他在接受《经济学人》访问时则警告,美国政府与国会应减少「类两个中国」的提案,避免让人怀疑支持台湾独立。季辛吉毫不掩饰对中国的强烈感情,他访问中国一百多次,中共领导人习近平7月还亲自在钓鱼台国宾馆为季辛吉百岁华诞做寿,被视为是「中国人的老朋友」,习近平与外交部长王毅都肯定他对中美关系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相形之下,季辛吉从未踏足台湾,台湾有人表示,季辛吉过世代表「旧时代」结束,这种过于简单、肤浅的观察令人忧虑,或许台湾人对季辛吉感到冷淡,但不可忽视他52年前树立的架构迄今仍是美中双方不能超越的底线,许多美国学者就主张回归《上海公报》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旧常态」,而非目前走向军事对抗的「新常态」。

季辛吉年初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中呼吁,中美有必要采取具体的措施改善关系,对于台湾问题,双方应避免采取暗示「即将摊牌」的行动和冷漠的威胁性语言,从而为对话创造条件。第二次「拜习会」甫落幕,美中关系虽已无法回到季辛吉时代老路,但《上海公报》精神依然存在,不支持台独仍是美中共识基础,这是台湾无法忽视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