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医疗事故关怀!慈院9成潜在争议无纠纷 获标竿机构奖
▲▼花莲慈济医院获「标竿机构团体奖」,由院长室医务秘书李(右)代表领奖接受表扬。(图/慈济医学中心提供,下同)
记者王兆麟/花莲报导
卫生福利部27日举办医疗事故关怀服务绩优颁奖典礼,花莲慈济医院继110年首届颁奖典礼上获得特优机构表扬后,113年再次获得「标竿机构团体奖」的肯定。由花莲慈院院长室医务秘书李毅代表接受领奖。
卫福部政务次长林静仪表示,为鼓励医疗机构在医疗事故或争议发生时,能第一时间主动沟通、即时说明,建立良好信任的医病关系,并提供病人和家属所需的关怀和协助,卫福部特别表扬在医疗事故关怀服务推动、执行或医疗争议协处上着有贡献的人员及团队,感谢他们促进医病关系和谐,建立关怀力的学习典范。评审团主席国防医学院王志嘉教授表示,很开心能看到今年的报名很踊跃,代表越来越多人重视医疗事故关怀,9位评审花了很多心力分了两个阶段去审查,这次获得标竿机构团体奖的得主,最让评审团队印象深刻的部分,就是除了医疗事故关怀之外,更进一步的推动预防事故的发生。社工师全联会理事长吴玉琴表示,社工师常常是医病沟通之间的桥梁,深深体会到跨领域团队的重要性,感谢所有得奖者的用心付出,让医疗更温暖。
▲全体获奖人及各界贵宾合影。今年7月刚获得卫福部三等卫生福利专业奖章的李毅医秘表示,当医疗事故发生时,有三个很重要的阶段,「事故有关怀、争议先调解、除错重预防」。花莲慈院秉持创办人证严上人「人本医疗,尊重生命」的宗旨,重视医疗人文关怀,然而关怀的同时需要良好的医病沟通,才能预防因为误解而产生的医疗争议。「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发现问题。」作为花东地区唯一的医学中心,花莲慈院承担最后一线的医疗任务,急重症病人比率最高。李毅医秘表示,花莲慈院多年前就建置「潜在医疗争议电子通报系统」,同仁只要感觉可能会有医疗争议之可能,通报后系统自动以简讯传至关怀小组成员的手机上;成员包括他、品管中心副主任、组长、护理部主任、社会服务室主任、组长、以及法务同仁等,再由召集人立即依事件大小、严重程度进行适当处理,多年来约有8至9成的潜在争议案件因而未形成医疗纠纷。
▲花莲慈院院长室医务秘书李毅为东区医疗院所进行医疗事故关怀实务经验分享。113年「医疗事故预防及争议处理法」正式上路,花莲慈院特别成立了「东区基层医疗机构关怀群组」,由医疗事故关怀小组为核心,包含了医疗、护理、社工、品管、行政、法务等跨领域团队,辅导东部4家地区医院及9家基层医疗诊所,符合《医疗事故预防及争议处理法》规范,并提供PDCA、RCA等改善意见,进行相关医疗事故关怀、医疗争议处理、即时通报、原因分析检讨及改善之教育训练,成效荣获卫福部核定为「113年度医疗机构办理医疗事故关怀及医疗争议协助服务标竿奖励医院」。
▲社工师全联会理事长吴玉琴感谢所有得奖者的用心付出,让医疗更温暖。获得各界肯定后,花莲慈济医院无私分享,结合医疗、人文与科技资通讯辅助,多年守护东部地区的宝贵经验。在卫福部邀请下,李毅医秘与各专家学者共同编辑「医疗争议关怀指引手册」;陈星助副院长与大法官等合著「医事鉴定实务参考手册」,提供各医疗与业务单位参考。李毅医秘也应邀分享处理潜在医纠之经验至药害救济基金会、台北荣民总医院、新光医院、花莲地方法院、花莲县卫生局、台东马偕医院、大陆山东省医学会、慈济大学医学院、台湾整形外科医学会、台湾麻醉医学会等机构,近年已超过22场讲座。「凝聚共识,合理共行,团队共好,医病共荣。」李毅医秘强调,疾病也有复杂度,更何况医疗面对的不是单一疾病,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病人,医疗决策时甚至要面对的是一整个家庭,所以,团队非常重要,这次花莲慈济医院获得标竿机构团体奖肯定,要归功于团队每个人的努力,以守护生命的初发心为基础,透过慈济医疗人文,了解病人最重视的价值及需求,并提升医疗同仁的价值使命,才能做到佛经所说的「拔苦予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