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叙事治疗大师吉儿:在叙事中解构,重写生命故事

图文提供/魅丽杂志

这么多年下来,《魅丽杂志》专访的国际大师将近八十位,每一位受访者都像极了哲学家。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师最大的共通点是:对人不带批判,对经历过的挣扎与痛苦总是充满耐心,同时对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更是充满好奇。叙事治疗师可谓之最,他们口中描述的故事,听起来都如此扣人心弦,同时温暖人心。

叙事治疗的目标之一,是支持人们用全新的语言去描述自己曾走过的生命道路,同时借此展开人生不同的可能性。我们都知道语言具有强大的驱策力。一个好的倾听者更能帮助人们,重新赋予与过往经验完全不同的生命价值意义

「叙事治疗」为后现代主义的产物,后现代非常着重「人跟人如何看待事情」,还有「人跟人之间如何对话」。治疗师不再扮演解决问题或位居高位专家角色,也不再把标准套在规则模式上,要案主接受一定程序的治疗。现在更像是个支持者,陪他一起展开新的对话。

它将人与问题分开来看,案主尽可能说出事件对自己的影响,以及自己跟过往事件纠结的情感情绪。叙事治疗帮助案主理解自己不等于问题,问题也代表自己。过程帮助案主松动脑海里固执的声音,化解那些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信念。在治疗师的帮助下重新选择自己要走的方向,使故事有新的斩获。

人在没有其他的助力下,很难跳脱自己设下的固定模式,除了自己可以做一些努力,更需要外在环境的配合与鼓舞。今天的受访者是一位经验丰富专家学者,说起她的头衔洋洋洒洒,但是坐在她身边感觉就像住在隔壁的一位好姐妹。接下来我们就来听听她怎么叙述她自己的故事。

从叙事中 看见自己的故事

赖佩霞:什么是叙事治疗?

吉儿:许多事情都可以称为叙事治疗。人们叙述自己的故事,在事情的表象之下,其实就是他们的生命体验咨商师不断探问他们,什么是对他们产生意义的事情,这些可以成为他们的生命故事。叙事治疗没有传统心理学所认定的心理问题,这是叙事治疗的独特性,引导人们想到自己的经验,评价哪些对他们是有帮助的,以及问题是什么。

赖佩霞:叙事治疗与传统心理治疗的不同,是否就是以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以不同的方式处理?

吉儿:叙事治疗考虑到面对不同的情况,所需要采取的手段,向案主询问重建的可能性,而把问题与个人分开,实务上所采用的方式就像在整理信件。在叙事治疗中,心理师比较像合作者、案主谈话对象,在执业上与传统心理治疗师不同。

几年前我带领个人成长课程,在这个小团体中,每个人要从过去的人生中拾取一些记忆,在自己的记忆上工作。结果我发现到一件共通点,人们会一再回到相同的记忆。

赖佩霞:我也有这样的发现,人们总是说着同样的故事,轮番播放着同样的记忆。

吉儿:当我学习叙事治疗之后,对这个现象有不同的思考。案主来接受咨商时,诉说他们的故事,他们也向朋友说着同样的故事,在冲澡时也向自己说着同样的故事。他们来到我的面前,还是想着要如何告诉我这个故事。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惊奇的现象,在每天的生活中有这么多事情发生,但是人们只会留下对某些特定事情的记忆。

在叙事治疗中,对案主提问,让他们一再叙述自己各种不同的人生经验。叙事治疗的基本概念是去经验那些固定记忆以外的事情,因为它们存在着不同的意义与选择。

看见卡住的位置 就有机会解开

赖佩霞:人们固着的记忆大都负面的感受、情绪、经验、观念,以及别人的意见与批评,即便经过二十、三十年,这些都还是被牢牢地记住。所以,你进行心理治疗的方式就是一直向案主提问,让他们想起各种不同的经验吗?

吉儿:以不同的方式去经历,会对事件产生完全不同的意义。举例来说,一些夫妻婚姻生活并不快乐,来找我咨商。他们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不同,经常争吵。我就和他们一起探索问题。如果他们提到在婚姻关系中感觉不公平,我们就去看,他们彼此做了什么才会感觉不公平。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本期【魅丽杂志 121期/10月号】

更多精彩文章,请上魅丽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