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以区块链技术 创新贸易便捷
跨境贸易在「身分管理」方面,台湾海关要求数百万网购族,以手机APP下载做实名认证的作法,还可以区块链技术优化,以提高顾客满意度。图/本报资料照片
跨境贸易供应链的全链参与者很多,监管单位也在内,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程序和制度,而协同须有互信的基础,互信如不足,彼此就缺乏高度运行的协同能力,因此跨境贸易的运作仍然颇为复杂,其原因归根究柢就是尚缺乏科学认证、共信的货物资讯,兹以跨境电商为例加以说明。
近年来经济发展进入数位经济时代,其中心就是跨境电商,它的特性是把传统的贸易碎片化了,进口人由法人变成了成千上万的自然人,每件量小、价低,但整体贸易量已占全球的20%,且仍在增加中,它产生了须对自然人作「身分管理」、对大量碎片化货物做监管,但又需配合业者拚「最后一哩路」加强便捷的困境。要便捷,查验比率不能高,有些国家只好采用要求相关业者传输商流,物流及金流资讯至海关平台作对碰,从矛盾中找可疑货物;在「身分管理」方面,台湾海关采要求数百万网购族以手机APP下载做实名认证的作法,上述方法都还可以区块链技术优化,以提高顾客满意度。
区块链的分布式帐目、去中心化、共识的机制、不能窜改、全程留痕、加密、隐私等技术为跨境电商提供(一)网购族的身分管理(二)全程原始可信资讯(三)以商业逻辑作成的「智慧合约」由电脑自动执行协议,包括支付、保密、留置、实施等功能(四)与物联网联结提供货物的即时资讯(五)国与国间交换证明、证照,例如FTA的产证等,这些都可用来解决跨境电商所产生的问题。
韩国海关于2018年与该国跨境电商企业「买大利」合作建立海关区块链电商通关平台,于运作成熟后,将以平台中原始真实货物资讯自动抛转成电商货品报单,以便捷电商贸易。2019年中国天津海关首先利用区块链作跨境通关,并将监管从被动接受资讯做监管转变为以区块链做主动全程的监管,提升了监管的「视角」。
监管机关的「信不过」,就可能是企业的一大笔成本,也使他们面临风险。区块链技术能使资讯流可信,资讯流可信,实体货物流就可不必多看了,但区块链技术仍在发展中,未来要应用在供应链协同及数位化通关环境中,仍需解决资讯互通性、全球共同标准等问题,另法律上也需规范相关方的责任。
边境管制机关的监管须加入现代的「科学元素」,以配合商贸模式的创新,提升竞争力,区块链可提高彼此信任度和透明度,大大降低跨行业、公私机构间达成双赢的成本及复杂度,为公私协同的新供应链生态系统开创新契机,也是创新贸易便捷化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