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别鬼扯/日本农业生存之路与TPP

日本之前宣布加入「环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图/翻摄自网路)

作者/【文青别鬼扯】战斗团队/云林农青林小胖

面对TPP,日本国内有许多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粮食安全仍然非常重要,但有人却这只是个假议题。但尽管见解不同,包括著名的农业学者川岛博之等人都非常清楚,加入TPP将是无法抵抗的趋势、无法回头的路。

当日本已在认真思考加入TPP所将带来的冲击与因应对策时,台湾呢?

农委会委托农经学者进行加入TPP的专题研究,学者却被要求签订保密协定,那份报告到底说了些啥?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日本将TPP当公开问题讨论,台湾当成难以亮相的秘密。

当日本已在认真思考未来要如何将农产品卖到国外时,台湾的文青还在推「地产地销」,某些人还抱怨不该将优质的台湾农产品卖到大陆,而教育部小华部长甚至下令不得采买来自「疫区」的家禽肉。

这篇「日本农业生存之路」(これが日本农业の生きる道だ)原载于日本外务省刊物〈外交〉Vol. 9(http://www.mofa.go.jp/…/pr/gai…/vol9/pdfs/gaikou_vol9_25.pdf)。令人敬佩的是与谈者们诚恳面对问题的态度。从一开始大家便承认,日本的农业体质很虚弱。

感谢云林农青林小胖连日的辛苦。白天采番茄,晚上搞翻译。

*************

TPP所延伸的各种问题在去年浮上台面,然而,「贸易自由化」对日本来说已经是十多年来的研究课题。本篇将针对TPP的焦点「农业」进行多方面的探讨。

与谈人

昆吉则(农业经营者月刊的总编辑)川岛博之(东京大学农学生命科学研究所副教授)铃木宣弘(东京大学农学生命科学研究所教授)

Q:你们怎么看待今天的日本农业?

铃木:

我认为整个农业都很虚弱。比如说,农业调查报告显示,最近五年内农业从业人口就减少了两成,而这些农业从业人口的平均年龄从63岁增加到了66岁。这个状况显示,为农村的劳动力注入新血已经是刻不容缓的议题。

昆:

传统农业和农业政策都将面临抉择,这一点无庸置疑。然而,这是危机也转机。首先,我们必须对农业的现况有正确的认知。厚生劳动省的国民营养健康调查报告中指出,日本国民每人每天的热量摄取量,最大值是1971年的2,200大卡,该年是实施减反政策(日本政府为了降低国产稻米生产量,减少稻米生产面积的农业政策)的起始年。从这一年开始就逐年递减,2004年甚至和终战年(1945)一样是1,900大卡,此后,更下降至1,800大卡。

这些数据明显地说明,我们的粮食是非常地充分。不过,日本的农业政策一直是以终战,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当作基准值。国人摄取热量减少,而粮食自给率却提升,这就是最好的证据。今天的社会如此丰饶,甚至过剩,我们的制度是有调整的必要性。

川岛:

宏观来看,粮食在二十世纪中期就已经有剩余的现象。化肥、农药、采收机等农机的导入,让粮食作物的产量大幅提升。如此一来,「做得出来就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天进入了以更好的商品或服务取胜的商业化社会,但是,没把这当一回事,老爱讲些「米食是日本2000年历史的特有文化」、「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等和现代经济相背驰的鬼话,这才是真正阻碍农村再生的绊脚石。

Q:去年,TPP成为热门议题,而我们到底该如何去探究这件事呢?

铃木:

今天的农业积病成疾,其中一个因素就是贸易自由化的速度过快。例如,1980年代的牛肉水果开放进口出现了什么情形?虽然有一部分实力坚强的农家挺了过来,但其它近八成的农家只剩下三成的产出。也就是说,开放的冲击,造成国内整体产量相当大的萎缩。而TPP是以废除关税为宗旨,相当严峻的经贸条约,如果冒然签订,对农业,尤其是稻米产业的影响将无法估算。还有,国内稻农的收入已经不佳,若还要与每公斤50日円的加州米竞争,此举无疑将会消灭国内的稻米产业。

昆:

因为是非常大的变革,会有不少品项受到影响,尤其乳制品、米、麦…等更是雪上加霜,但我不认同「日本农业存亡关头」之类的论调。TPP并非针对国内稻米而来,事实上,TPP内产米国有九国,而这九个国家所产出的稻米有95%都是长米品种,这当中美国大约占了7成。东南亚虽然也在高海拔处种起越光米,但其品质绝大多数都还无法满足日本民众的要求。而日本的竞争对手-美国产的短米,每年进口数量顶多只有8万吨,而其品质也远比不上国产越光米。

说起价格差异的话,就回想1993年国产米不足时的情况吧。当时的从美国和泰国进口了最高等级的长米,结果发现完全不受日本民众的青睐。今天这个时代,买米,不论是热量摄取还是价格的考量,都是在不考虑市场机制和消费者意向下所做的讨论,甚至有「有9成的日本米将会被进口米所取代」之类的耸动论调。

铃木:

但若说起市场的问题,日本在稻米零关税的市场中大开门户,美国和东南亚各国也会针对日本市场的需求作出调整吧。澳洲全盛期每年可产出100万吨的以上的短米,这些米几乎都是外销。如果有商机的话,这些出口导向的稻米生产国,将会针对市场需求而提升品质。现在国内都是以「品质没有改变」的前提下进行讨论,这不是很危险吗?

昆:

现在这种「进口米的市占率将会接近100%」的想法是有问题的。除了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之外,不同的场合也会使用不同等级的米。说起日本的米,品质相当的好,生产过程不是那么简单,和大农、机械化型的有很大的不同。生产短米的国家中,除了少数几个之外,大部分的是收获机除了收割稻米之外,还要应付玉米和向日葵的采收,属于高泛用性的联合收获机。但是,日本米的脱粒性很差,而且要维持日本米的风味必须在高水分的状态下采收(亦即台湾的湿谷采收),而那种联合收获机只能采收6成左右的湿谷。这个就是明显的例子,要达到和日本国产米一样的等级,对他们来说生产成本将会爆增。

川岛: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日本国内的稻米市场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大」,顶多只有1.8兆日円,和其他产业相比的话,排名还只是第130名,和一家知名的电器量贩店同样规模而已。也就是说,日本的稻米市场并不大,并没有太多的吸引力。何况少子化的现象一直持续,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萎缩。

昆:

倒不如借此机会把日本的农产品卖到国外去,例如富人变多了的中国,那些富人在海上与日本争抢鲔鱼,也在秋叶原横扫煮饭的电子锅,我们可以想办法把日本米卖给他们。

▼日本静冈笹场茶场。(图/记者陈睿中摄)

要TPP还是FTA

铃木:

我并不是无理地反对国际竞争或是贸易自由化,而是TPP和以往的经贸协议不同,主张的是全面废除关税。就像是努力的人却得不到回报。日本和其它签署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国情,经贸协议必须讲求互惠和对等。

川岛:

稻米的争议,不论何时都吵得很厉害。我的论点中,是把日本农业中的稻米和其他品项分开讨论。贸易自由化的话,对其它的农产品来说都非常合理,像是蔬菜国内外的蔬菜价格相差不远。把市场分析清楚,让那些不需要农水省保护的农家、农业经营者去发展,畜产品、蔬果类都能借由TPP向海外市场拓展。而国内市场,畜产品就是针对不同的族群做行销,一般家庭的话就是国产牛肉,牛丼连锁店的话就是进口牛肉。这样的话,像是倍感压力的乳制品一类,应该也能找到一条出路。

但谈到稻米的话,由于稻农众多,而且牵涉到日本土地制度、家族制度等,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这已经是政治的问题。不要煽动对立,处理这难解的习题大概要花上十年吧。反倒是要避免在稻米这个品项上死缠烂打而忽视其它的品项的进行。还有,就算加入了TPP,也不是从明天开始就是零关税,因为有很多具体实施办法要讨论,如何在谈判中取得有利的条件才是最重要的。

铃木:

这还真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啊!

川岛:

日本人在外交谈判上没什么经验。有的话也应该是日美开战前,我们向Hull note说会从满州撤兵,请他高抬贵手。那开战前的最后通牒,而是想从那边扳回一城的谈判。包含稻米在内,各国一开始就会做好各方面的评估,有了筹码才能和对方谈判。就像昆桑所说的,对手的外销能力也会纳入考虑。

铃木:

有一点我比较怕的是,农业会被当作弃子丢掉。至今为止的FTA谈判中,农产品比工业产品更早被谈妥,争议也更多。农产品的水果、蔬菜关税是3%,那稻米是要降到多少才叫贸易自由化呢?何况,日本在工业产品上强烈要求对手零关税,一点都不打算退让。这种谈判非常大小眼。

川岛:

确实,连经产省都明显地对农业很不友善。希望他们能多用点心思,想一想这些农产品的出路。在国内也是打算发放补偿金了事,说白了,就是给一笔退休金让你们把农地释放出来。

昆:

稻米的话,关税要定在多少才适当呢?

铃木:

现在每公斤341円,关税将从778%骤降到1%。而我是主张稻米关税降到200%,但似乎与谈判的方向相违背。

昆:

200%的话就不叫TPP了吧。

铃木:

还是太高了吗?(苦笑)

昆:

我认为不一定要加入TPP,但我们的亚洲战略布局为何,现在还不是很明朗。

铃木:

不像美国和澳洲那样强势,和亚洲各国之间的谈判比较有运作的空间。但应该没有这种机会吧。

川岛:

我也认为不用局限于TPP,11个国家中,最重要的贸易对象只有美国而已,和美国签署FTA即可。韩国就是一例,这道障碍并没有那么难跨越。

铃木:

TPP的弱点是无法包含整个亚洲的市场,例如中国、泰国、印度都对TPP说No。亚洲主要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网络要赶快进行。我是负责日中韩之间FTA会前交涉的委员,将在年底汇整报告书后,着手准备明年的谈判。

昆:

抱歉我还是要再次提及稻米,国产米能否禁得起进口米的竞争?日本国内是否已经准备好了?这才是我担心的地方。我必须要问,支持生产、物流、贩售系统的政策和制度是否合适?这些问题都没有公开讨论过,所以大家才反对改变现况。

行销人才培育

昆:

今后的农业要思考的问题,就像铃木刚刚所讲的,人才的培育是项重点。至于该培育哪方面的人才嘛?不是我在自夸,我是「农业经营者」杂志的总编辑,「农业经营者」指的不是事业体的大小,而是对市场有一定的敏感度,对理解消费者和顾客需求的人。这些人将会带来新的契机。

农民似乎都不这么认为,阻碍变革的原因,讲白了就是对国内外市场的无知,而且日本的农业政策和农业团体都有一样的情况。我一直在讲,国内农业的问题就是这些农业的从业人员。不应该是为了让这些农业从业人员能糊口,而制造出更多的农业问题吧。

川岛:

农协、农水省、相关的独立法人、地方自治体职员、大学农学院的老师…等,这些到底有多少人啊?好比一支比赛的队伍绝对不会只有上场比赛的选手,一定还有监督、教练或是顾问。贸易自由化的争议,绝对不单只是选手的事,而是整支队伍的事。产业在保护圈里无法成长,本田宗一郎(Honda汽车创始人)也不是在通产省的帮助而成功的。

昆:

那群人别帮倒忙就不错了。前几天看完的农业白皮书中,不管是农业还是相关产业,最重要的「如何增加获利」却只字不提。是因为减反政策(休耕离农政策)存在的关系吗?好像也不是哩。

铃木:

稻米政策不检讨不行,砸大钱去降低了四成的产量,这不合理。就让有余力的人自由地选择要种的东西吧,同样的一笔钱,应该要拿来帮助这些人拓展国内外的市场通路,或是当作出口外销的补贴金吧。

昆:

说起能自立的专业农民,要能兼具土壤管理、栽培管理、产期调节的能力。但今天的问题是,农民多半年纪大了,讲难听点就是成了趣味型农业,并不是为了养家活口,收成的农产品先分给亲朋好友,剩余的才交由农协去贩售。专业农民和这群种好玩的混杂在一起,品管上难以控管,也让后端的稻米储运作业人员相当困扰。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不管是本田还和丰田,工厂都不会让瑕疵品出货吧,而且品管的水准一年比一年提升。农业也应该要是这样吧?

以及,为了降低生产风险,一定要进入期货市场操盘,但这却遭到全农(日本农会)的抵制。先进国家若不进入期货市场,在生产谷物的时候将面临很高的风险。为了能够自由耕作和买卖,我认为一定要这么做。

川岛:

所以,农业的问题不是粮食的问题,农协的作法、土地制度、还有那些假农民,这已经是政治和社会的问题。这下要怎么做才好呢?

铃木:

日本不足的地方就是没有广大的土地,无法扩大生产面积来增加产量,所以必须提升栽培技术。一般来说,韭菜每分地大约能收成6吨,但我采访的农民当中有人可以收到18.7吨。虽然这要下了一番工夫,但收入能超过1千万日円。值得好好思考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昆:

也别忘了国外市场,国外的消费者越来越能接受日本的优质农产品,而在这之前,不只就商品,若能带入日本的饮食文化,这就是一件很棒的事。在海外生产,推广Made In Japan产品。确立起日本制造的口碑。在乌克兰种稻米啦,和饮食业结合,把鲔鱼丼当成速食来卖。有许多新的事物值得去挑战。

保障粮食安全的相关问题

贸易自由化后,有不少人认为最重要的是保障粮食供给的安全。

川岛:

全球化的趋势是无法阻挡的。虽说是渐进式,但终究不会回头。像是廉价航空(LCC)的登场,几万円就能出国的时代已经来临。货物也是一样,不管是从哪里运来还是要运到哪里去,这都很稀松平常。短时间内的供需失衡或许会发生,但我不认为粮食供给会有什么问题。

铃木:

我反而不这么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军力、能源和粮食是国家兴衰的三大要素。贸易自由化之后,粮食生产是否会偏重于某些国家?万一有突发事件让粮价爆涨,之后必须小心遭到恶意哄抬而让粮价居高不下,或是出现预期因素让粮食出口量减少,这样的话,除了高昂的粮价,还可能面临断粮的局面。我们必须要有能力因应那种局面,我指的就是以稻米为主体的粮食自给率。

像是荷兰,粮食自给率很低,但是花卉和蔬菜的供应能力很强,这种强力农业或许不错,但我认为其中也有些问题。荷兰虽有很强的议价能力,但毕竟,花卉和蔬菜无法当饭吃。

川岛:

我认为,个别的「OOO安全保障」议题都没什么值得讨论的价值。例如「满州是日本的生命线」这种论调就很危险。就算有了食物却没石油,日本也是转眼间就垮。这个时候就要仰仗外交的能力,绝对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世界上的粮食生产过剩,农民因价格的下滑而陷入困境,引发了各种的农业问题。虽然日本大部分的食物是从美国、澳洲和巴西等国家进口,但这些都是和日本外交关系良好的国家,也因为他们的农产品生产过剩,一点都没有出口管制的问题。

昆:

还有一点,要确保一定期间内的必需品供应稳定,企业的外汇储备能力也要很好。像是澳洲、巴西和加拿大就做得很好。买来的货品万一不需要的话,也知道要卖到哪里去,相当会做生意。但这一点,也和友好国家之间的外交互惠有很大的关系吧。

▼美台商协会长,建议美方挺台加入T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