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選/潘思亮:開放移工 對準最缺工產業

明年将选出新总统,希望政府能够了解,台湾的观光需要「被知道」。疫情这几年,台湾观光已走向精致化,但这些改变需要好好的被行销出去,这也涉及台湾如何定义自己。

我经常说,台湾是「亚洲隐藏的宝藏」,外国对台湾的了解还很片面,若要吸引观光客来台,不能单纯靠补贴国外旅客,也不能光倚赖陆客或只在意观光客数量,补贴经费用来推广行销,能把产业的饼做大。

台湾观光已走向高质化,连美食也不只有夜市,已开发出在地观点的美食评鉴「五百盘」,这些民间都在做,政府的任务是要让世界都知道,且在服务业缺工的大环境下,要求一千万的观光人次并不现实。

产业缺工问题,我建议政府要精准式的开放移工到最缺工的产业,不管是服务业、制造业,都一视同仁。

比台湾更保守的日本,在大胆针对缺工的饭店、餐饮、长照等产业开放移工后,疫后复苏是观光业在领导。

大家都知道台湾最缺工的产业是什么。以饭店来说,基层打扫清洁工作平均年龄六十岁左右,这不是待遇问题,而是真的没有年轻人要做;若在产业中找出最缺工岗位开放,在饭店业也不过就是几千个职缺,对台湾是百利而无一害。

甚至,台湾可以开放外国人来台学中文,并给予兼职工作的权利,在现今外国人到大陆意愿偏低情况下,台湾可以重新建立世界的中文学习中心。台湾多了素质高的学生,除了学中文,也能教英文,对发展双语国家也增加人力资源。

(晶华国际酒店集团董事长潘思亮口述,记者林海整理)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