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健保应引入前瞻给付方式

蓝委提案修正《健保法》引发关注,医护团体纷纷发声力挺。图为就诊民众在医院排队领药。(范扬光摄)

行政院主计总处指出,健保总额规模历年均维持正成长,2005年以来增幅达115%,且近5年平均成长率为4.1%。但医疗支出不断成长,加上新冠疫情后医疗服务量增,医界抱怨点值低,专家认为,论量计酬已经不合时宜,应引入前瞻性的给付方式。

针对立委提案修正《健保法》第62条,保障健保点值每点不得低于0.95元或1元,未达时由公务预算补足,行政院主计总处表示,修正《健保法》保障点值,形同将健保制度由总额制改为按服务量计酬制,涉及制度重大改变,宜有完整配套措施,避免医事服务提供者缺乏节约诱因,导致为提升收入而过量服务,使医疗费用支出增加,造成医疗资源浪费。

台大公卫学院院长郑守夏认为,1995年健保开办时,医疗资源不足,全台医师只有2.5万人,为鼓励医师多看病人,推动论量计酬是好事。如今医师人数已是当时的2倍,已不适合继续推动论量计酬,应引入前瞻性的给付方式。

郑守夏分析,针对医师不愿意做、但对病人好的医疗行为,应采取论量计酬,鼓励医师多做;对于医疗资源饱和的地方,经济学上有个观念叫「诱发需求」,医界恐为了增加收入而鼓励病人多做检查,如此情况就应改采论人计酬,给医疗团队一包钱,民众被照顾得越健康,医疗团队利润就越多。

另外,主计总处指出,健保总额规模历年来均维持正成长,总额由2005年度的4080亿元,增加到2024年度8755亿元,增幅约115%,且近5年平均成长率为4.1%。但医界不断呼吁,新科技、新药物开发快速,健保总额成长已跟不上脚步,希望将总额成长率提高到至少6%。

台湾病友联盟理事长吴鸿来指出,健保总额每年应有合理的成长,并评估安全准备金是否足够,若太少就需要调涨保费,应该照着游戏规则走,但涨保费议题往往受政治力影响,遇到选举年就不敢调涨,长期下来并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