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我是「好妈妈冒牌货」吗?

妈妈要有让自己快乐的能力。(示意图视觉中国CFP,下同)作者:洪美铃摘自:宝瓶文化 《还是喜欢当妈妈:心理师妈妈的内心戏》

●精选书摘

我是个心理师,是孩子们的母亲,是某个人的老婆、女儿、媳妇、姊妹小姑……甚至我是个老师,也是学生。但是每一天,和这个世界的大部分人一样,睁开眼睛,我不会想我是谁,只是想着如何把我的一天安然无恙地过完。

一早,脑袋里想着要处理的会议和工作行程,看到一桌子紊乱就觉得心烦。要老二整理桌子,他嘴里嘟囔:「只会叫我做,都不叫他们……」

「这是你负责的区域,当然叫你。」我说。

老二却开始进入辩论模式,指着吃早餐妹妹,说:「她负责扫地妳有叫她吗?」

「怎么没有,每天早上啊!妹妹妳说,我有没有叫妳扫地?」一如往常,我满心只想回话之后,继续今日的行程。

妹妹煞有介事地认真点头,说:「有,哥哥上学以后,妈妈就叫我。不过昨天妈妈赶着上班,叫我一下,我不做,妈妈就生气了。她骂我,可是其实我只是拿扫把……」

吼!没人叫妳解释这么多。

老二还是重复地说:「妳哪有叫他们,都只叫我。」

看他继续执拗,我也自动化地抓狂了。「你在争什么?我最少叫你了,不然你问其他人!」

老二拿起书包,继续碎念:「每次都叫我,不叫他们……」

我又拉又追地说:「你你你……好!对!我都叫你,没叫他们。你争这个干么?争赢了又怎样?去上学啦!」

连珠砲似的骂完,推着他要他准备上学,他也进入回圈,「本来就是,妳都叫我,没叫他们啊!」然后甩门出去。

我是「好妈妈冒牌货」吗?我们都陷在各自明知没意义,却舒缓不了心头一口气的回圈里,只是孩子用嘟囔宣泄,我是明着争辩,其实也想控制。

心平气和时,不觉得收桌子、扫地一定要在这个时候做,但在心烦、工作时,我就陷入自动化的僵固,容不下任何一丝松动了。

这样的场景其实满熟悉的。我想到自己孩提时,也常在上学前跟卖早餐的妈妈争执。

长大后曾对妈妈提过,以前最怕早餐店生意太好,因为生意愈好,妈妈就愈难搞,特别是学校需要买什么东西、作业成绩单要签名,或是自己想和同学做什么时,几乎都会被拒绝。那种时候的妈妈特别凶,骂人的话也特别伤。面对这样的妈妈,我也只能嘟囔,然后忿忿离开。

这一刻,我将心比心地想着当时的各种教养事件。会不会,其实当时父母也没那么清晰地想着如何教养,而只是在不同情绪下的应急处理而已?

现在回头看我娘对我的要求、忽略,或有时出现的滋养,也许很多时候,那只是她在当时生存条件下的情绪状态。长大后,我当然可以理解她的辛苦与挫折,但孩子时期的我,早已植入一些程式,对于表现和人际总有满满的焦虑。

如同现在我对眼前的孩子们,有时我只是在烦恼工作,心不在焉;有时是忙碌一天,累了,焦躁了,不想再生事端严格把关;有时我得到了支持而感到愉悦开心,所以对孩子的状况乐于讨论,幽默看待。再有时候,我即使做对了什么,还是会像天性有种「好妈妈冒牌货」的焦虑,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且对教养议题过度在意。

把温和与稳定传给孩子盘整一下自己的生活,身上挂着的角色从没少过,只是,我该回头问问自己:

在这些角色间流转的生活中,我是否只剩下焦虑?

如果我的心为了满足这些角色的期待而难以快乐,除了赔上我自己的情绪之外,是否也在我与孩子之间,悄悄地传递了焦虑和忧郁?

无论在哪种教养模式中长大,父母的确很难避免传递与植入情绪,我们无法要求自己时刻保持教养意向的清明,但至少平衡一下,除了传递焦虑,也要传递快乐吧!

希望孩子有一天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片段,想到妈妈的表情和动作时,不会只是皱着眉头、指着他的额头,也有温和而稳定地牵手,以及溢出眼角笑意

●●●●

老二和老大蹦蹦跳跳地放学回家时,我也在门口笑咪咪地迎接。

老二依然敏感,问我:「妈妈,妳怎么这么高兴?妳在笑什么?」

「我啊!发现想通一些事情后,再继续想不好玩的事,就没那么不开心了耶!你知道是什么不好玩的事吗?」我佯装生气地追逐老二,「你,你,你,就是你!还没收拾,上去,把桌子收好才能玩!」

他笑嘻嘻地上楼,模仿消防车的声音警告大家:「快收啊!巫婆来了!」

自己的情绪,自己照顾好这个世界看起来很极端,有时冷漠疏离,有时又过度涉入。这会不会是因为,我们对于内在的脆弱与因应方式始终没有自觉,而只由着本能的反应在自我保护?

或许,疏离是因为害怕有了连结之后,自己就会消失。而攻击,是为了避免自己消失,所以先张狂地把别人吞噬了。

每天睁开眼睛,我仍然不用特别去想我是谁,也如常想着如何安然无恙地把今天过完。只是,我轻声提醒自己,要拾起照顾自己情绪的责任。

我要有让自己快乐的能力。★本文经宝瓶文化授权,摘自《还是喜欢当妈妈:心理师妈妈的内心戏》★她,是心理师,职业妇女,也是两对双胞胎的妈!心理师妈妈理性、柔软兼具的独白与内省,给所有妈妈一份不完美的勇气。您有满腹妈妈经、爸爸经想大声说出来吗?《ETtoday新闻云》亲子版欢迎您来分享育儿心得,灌溉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来稿请寄「parenting@ettoday.net.tw」,并请注明「个人简介」。本报保留筛选、修改权限,文章登出不另行通知,不便之处敬请见谅。

★更多孕儿婆媳、婚姻相关话题(报喜文、集气文、抱怨文等),欢迎加入「欧腻的育儿妈妈经~姐就是要碎碎念」脸书社团一起交流讨论,也欢迎大家秀出任何宝宝照、怀孕照、个人美照跟脸友分享。★ 版权声明:图片为版权照片,由CFP视觉中国供《ETtoday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CFP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